艺考学摄影能培养专业审美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误以为摄影就是按快门,但艺考训练会颠覆这种认知,比如拍摄静物时,老师会要求用伦勃朗光布光,这时你会发现:左侧45度打来的硬光会在石膏像鼻翼投下三角形高光——这种对经典用光的复刻,恰恰是培养审美的手术刀,去年带学生拍废弃工厂,有人本能地想要避开生锈水管,但经过构图训练后,他们学会把锈迹斑斑的管道当作引导线,让斑驳的质感成为叙事语言。
摄影艺考会陷入技术竞赛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确实存在学生盲目追求高端设备的误区,就像用顶级钓竿的新手未必能钓到鱼,考场上看过用5D4拍出虚焦作品的案例,也见过用十年前尼康D90拿下高分的考生,关键在技术服务于表达:拍摄留守儿童时,有个学生故意用手机拍摄,粗糙的像素反而强化了纪实感,评委更看重你如何用ISO1600的噪点表现孤独感,而非纠结于相机能不能扩展到ISO12800。
非科班出身会影响发展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行业像骑自行车,科班训练相当于装了辅助轮,有个案例很典型:自学生拍美食总爱用俯拍,但经过系统训练后会掌握"视线高度构图法"——让镜头与餐盘保持30度夹角,用叉子的反光引导视觉重心,不过行业里也有反例,某知名建筑摄影师就是土木工程转行,他比纯艺术生更懂如何用移轴镜头矫正透视变形。
学摄影会面临就业困境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就像问"学做饭会饿死吗",关键看厨艺水平,商业摄影领域,有个学生专攻宠物摄影,把猫爪肉垫的粉嫩质感拍成品牌卖点,现在接宠物食品广告接到手软,另有个反常规案例:有人结合编程开发了AI修图插件,这种跨界能力反而打开了新市场,建议在校期间就尝试接单,哪怕从200块一套的证件照开始——客户的真实需求比任何作业都能锤炼技术。
摄影艺考是否值得长期投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太多人把摄影当成逃避文化课的捷径,结果就像买健身卡却不锻炼,真正坚持下来的,往往是那些愿意凌晨四点蹲守鸟类的学生,有个毕业生现在专拍戏曲后台,花三年时间研究油彩在汗水中的晕染规律,这种深度就像酿酒,急不得,如果只是喜欢发朋友圈获赞,手机摄影足够;但想用影像讲故事,就得做好啃五年冷馒头的准备。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