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十大构图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称构图让画面更平衡
对称构图的核心在于寻找画面中的中轴线,让左右或上下元素形成镜像关系,比如拍摄古典建筑时,站在正中央对准门廊,两侧的立柱和装饰会自然形成对称效果,但要注意,完全对称有时会显得呆板,可以尝试在对称框架中加入动态元素——比如飞过的鸟或行走的人,让画面“活”起来,有人会问:“对称构图只能拍建筑吗?”当然不是,倒影也是绝佳的对称素材,雨后地面的水洼、湖面的平静波纹都能制造天然对称。
三分法打破平庸视角
把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关键元素放在交叉点上——这就是三分法的基本逻辑,拍人像时,把眼睛放在左上交叉点,能避免“大头贴”式的单调;拍风景时,地平线对齐下三分之一线,天空占比更大,画面更有呼吸感,但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机械套用,比如硬把孤零零的树塞到交叉点,反而显得刻意,三分法是引导线而非枷锁,当主体自带强烈视觉焦点时(比如燃烧的夕阳),居中反而更震撼。
引导线带领观众视线
道路、河流、栏杆这些天然线条,都是引导线的绝佳载体,拍摄长城时,利用蜿蜒的城墙将观众视线引向远方的烽火台,比平铺直叙更有层次感,但引导线用不好会适得其反——杂乱的树枝像叉子一样戳向主体,或者误导性的箭头标志把注意力带偏,有个实用技巧:先用手机屏幕框取景,观察画面中是否有“隐形的箭头”指向主体,如果线条太分散,不妨蹲低机位,让前景的碎石小路形成更明确的指向性。
框架构图增加纵深感
用门窗、拱桥甚至树叶间隙作为天然画框,能强化主体的同时制造景深,比如透过老式木窗拍摄古镇灯笼,窗棂的暗角自然形成聚焦效果,但框架构图最忌“为框而框”,曾经见人硬把树枝掰成环形当框架,结果断裂的茬口抢尽风头,其实框架不必完整,半扇虚掩的门、局部建筑结构都能暗示边界,试试逆光拍摄,让框架形成剪影,主体沐浴在光晕中,层次感瞬间翻倍。
留白营造意境空间
大面积空白不是浪费画面,而是给主体呼吸的余地,拍摄雪地中的孤树,三分之二的留白让寂寥感扑面而来,但留白不等于随便空白——灰蒙蒙的雾霾天空、杂乱无章的草地都不算合格留白,关键要保留质感:纯色墙面有细微纹理,晴朗天空带渐变色彩,有人疑惑:“留这么多空白,主体不会太小吗?”这时候需要反差来帮忙:穿红衣服的行人在白色沙滩上,哪怕只占10%画面也足够醒目。


 Grace优雅范
 Grace优雅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