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分法构建视觉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举起相机时,是否总觉得画面平淡?试试将画面横竖各分三等份,形成九宫格,把地平线放在下1/3线处,让天空占2/3;或是把一棵孤树放在右交叉点上,瞬间就能打破呆板,比如拍摄西湖落日时,若将雷峰塔放在左上交叉点,既避开居中死板,又留出水面倒影的空间,网格线只是参考,遇到飞鸟掠过时,大胆打破规则反而更生动。
用前景增加画面纵深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爱蹲着拍风景?因为他们懂得利用前景,尝试在镜头前放一片野花、一块礁石,甚至自己的影子,去年在坝上草原,我把一簇蒲公英作为前景,透过毛茸茸的种子看远处的风车,画面立刻有了三层空间,就像吃三明治要有夹心,没有前景的风景照,就像只拍了两片干面包。
捕捉引导线牵引视线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高速公路的护栏为何总让人忍不住眺望远方?这就是引导线的魔力,寻找自然形成的线条:蜿蜒的溪流、成排的白杨、甚至山坡的肌理,在黄山拍云海时,我特意等到晨光把台阶照亮,那些S形的石阶就像箭头,把观众视线直接引向远处的莲花峰,但要注意,杂乱的树枝或歪斜的电线杆会变成视觉路障。
把握黄金时刻的光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有没有发现傍晚的影子特别长?日出后和日落前一小时,阳光斜射产生的阴影能雕刻出风景的立体感,去年在元阳梯田,我提前两小时蹲点,看着阳光像蜂蜜一样慢慢浇灌在田埂上,这时候连手机都能拍出层次,但很多人输在耐心——他们总在正午顶着太阳拍,就像非要用电筒照着脸讲故事。
留白让风景呼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水墨画里的远山总觉得看不完?留白是关键,拍雪山时,我在山顶上方预留了40%的空白,飘过的云成了天然画框,去年在敦煌,有游客抱怨我拍的沙漠"太浪费画面",但三个月后他发消息说:"那片空白越看越像有驼铃在响。"拥挤的构图就像不停说话的人,留白才是风景的深呼吸。


 LavenderMist
 LavenderMist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