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光能塑造强烈的明暗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阳光直射在金属表面时,那种刀刃般的反光就是典型的硬光效果,很多新手会疑惑:为什么同样的模特,在硬光下皱纹突然变得明显?其实这是光线未经过漫反射,直接勾勒出面部起伏的结果,拍摄皮革制品或工业题材时,我会刻意用裸灯(不加柔光罩的闪光灯)制造这种锐利阴影,比如让齿轮的齿牙投下蛛网般的投影,但要注意控制光比,主光与辅光亮度差超过3档时,高光区域就容易失去细节。
柔光更适合表现细腻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就像隔着纱帘看晨雾,柔光能抹平物体表面的凹凸,有次拍摄新生儿,家长抱怨之前照片总出现皮肤反光点——这正是未使用柔光的后果,我通常会组合使用柔光箱和反光板,让光线像奶油般层层晕染,测试发现,当光源面积是主体1.5倍以上时,连陶瓷茶杯的釉面裂痕都会变得温润,但过度柔化会让画面失去立体感,好比煮过头的面条,需要保留适当的方向性光源作为骨架。
轮廓光能切割空间层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是否见过某些人像照片里,发丝突然在暗背景中发光?这往往是45度后侧的轮廓光在起作用,拍摄玻璃器皿时我更常用这招,用蜂巢束光筒在瓶身后方打出一道窄光,液态的威士忌瞬间就有了琥珀质感,关键要控制光区范围,太宽会变成普通背光,太窄则像手术台上的无影灯,有次拍摄黑猫,错误地将轮廓光打在耳朵尖,结果拍出了"外星生物"的喜剧效果。
脚光可以制造戏剧张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篝火晚会时从下往上的火光,总会让讲故事的人显得神秘——这就是脚光的魔力,拍摄时装大片时,我常在地面放置低功率LED灯,让模特的皮靴在墙面投下夸张的影子,但要注意人脸部的恐怖谷效应:下巴阴影一旦超过鼻尖,就容易产生惊悚感,有次拍摄舞蹈演员,特意将脚光调到膝盖高度,既拉长了腿部线条,又避免了"鬼片"效果,这种光线用得克制时,连静物也能讲出悬疑故事。
反射光能拯救狭小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厕所改装的临时影棚里,白色天花板成了我的救命稻草,把闪光灯朝上90度打,整个空间就变成了巨型柔光箱,有次拍摄反光珠宝,发现直接打光会在宝石表面留下刺眼光斑,转而用泡沫板将光线折射两次,终于拍出丝绸般的金属光泽,这种光线就像炒菜时的勾芡,虽然不起眼,但能让所有元素和谐交融,测试证明,浅灰色墙面反射的光线最接近阴天效果,适合需要中性影调的静物拍摄。


 Star星之耀
 Star星之耀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