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行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误以为摄影只是按快门的机械操作,其实它更像用光影写诗,比如拍摄老街时,摄影师需要观察砖墙的肌理、阳光的角度,甚至等待行人走入构图的一刻——这种对场景的再造能力,与画家调配颜料的过程异曲同工,去年帮茶品牌拍产品时,我特意用侧逆光突出茶叶的绒毛,客户看到成片后惊呼:"这哪是照片,分明是宋代工笔画!"这正是摄影作为创意行业的魅力。
摄影行业具备技术服务属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被艺术的外表骗了,摄影师还得是技术控,就像炒菜既讲究火候也要懂食材,拍运动场景时得在1/1000秒的快门和ISO1600之间找平衡,上周拍篮球赛就遇到难题:场馆顶灯频闪严重,如果直接用自动模式,照片会像被刀切过似的出现条纹,最后手动把快门调到1/250秒,才既凝固了扣篮瞬间,又避开了灯光闪烁周期,这种精确到毫秒级的操控,和工程师调试机器没什么两样。
摄影行业渗透商业服务领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问问那些开网店的老板就懂了,产品图差1%的亮度可能损失10%的销量,有次给陶瓷餐具布光,白底图怎么拍都像廉价塑料,后来在碗底偷偷垫了块反光板,让釉面泛起丝绸般的光泽,客户当场续签了全年合约,更别说房地产摄影,广角镜头把38㎡公寓拍出58㎡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魔术"直接关系到真金白银的交易。
摄影行业包含纪实传播功能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记得那张获普利策奖的《饥饿的苏丹》吗?摄影师卡特用镜头代替了千万文字的描述,去年台风天我蹲在积水区,拍下消防员蹚水背老人的场景,当时雨水模糊了镜头,反而强化了画面的紧迫感,这类影像不仅是记录,更像社会肌理的温度计,现在很多新闻机构要求摄影师同时掌握无人机航拍和360°全景,因为读者早已不满足于平面化的真相。
摄影行业衍生教育服务分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近有个学员抱怨:"为什么我拍的樱花总是灰蒙蒙的?"检查发现他习惯在正午拍摄,后来带他清晨去,教他用露珠当天然反光板,粉白的花瓣立刻透出冰激凌般的质感,现在的摄影培训早已突破参数教学,更像在传授视觉语言,就像教小孩造句,先得带他们观察世界——上周教构图,我甚至让学员用乐高积木模拟机位,这种具象化教学比背诵黄金分割率有效十倍。


 Snow雪花飘
 Snow雪花飘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