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光线玩转空间魔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相机等"完美光线",其实阴影才是创意的起跑线,试着在正午硬光下拍摄:让模特的帽檐在脸上投下锯齿状阴影,或用百叶窗切割阳光形成几何光斑,去年拍咖啡馆菜单时,我故意让咖啡杯把手投影落在杯身,形成类似莫比乌斯环的错觉,当自然光太强时,白纱窗帘就是最便宜的柔光箱。
让普通道具说出意外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抽屉里的叉子、鱼缸里的玩具车,这些物件组合会产生化学效应,有次拍摄静物,我把老花镜横在红酒瓶前,镜片折射出的光斑恰好补全了画面右上角的空白,关键不在于道具多昂贵,而要像导演选演员——生锈的铁钉当主角,比崭新的模特更能传递时间质感,下次拍早餐时,试试用融化的黄油在吐司上"画"出山脉轮廓。
打破视角的惯性思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总站着拍照?趴在地上仰拍儿童,他们的身形会突然充满压迫感;把相机贴在冰箱内部拍摄伸向饮料的手,观众会瞬间代入偷吃者的视角,上周帮宠物店拍摄,我把GoPro绑在仓鼠跑轮上,得到的旋转画面让顾客直呼"头晕但有趣",视角转换就像拆礼物,最惊喜的部分往往藏在常规视线盲区。
利用错位制造视觉陷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借位摄影不是游客照专利,清晨露台上,让朋友捏着远处初升的太阳,这个老把戏依然能收获点赞,更高级的玩法是制造空间矛盾:在旧书堆里埋入建筑模型,用微距镜头拍出"书本城市";或是让模特在镜前摆姿势,实际拍摄的是镜外30度折射的扭曲影像,这类照片要计算好景深,建议开启实时取景手动对焦,像外科医生缝合血管般精细调整。
给色彩加上情绪滤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阴雨天饱和度调到+100反而虚假,试着用白平衡偏移讲故事,拍摄复古理发店时,我故意让白平衡偏品红,镀铬理发椅立刻泛出1980年代的霓虹光泽,色彩管理就像调鸡尾酒——青柠汁的酸能激活龙舌兰的烈,若拍摄秋千上的童年记忆,不妨在Lightroom里把绿色往黄色偏移,这种不完美的褪色感比预设滤镜更戳人心。


 SunshineSoul
 SunshineSoul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