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跟拍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跟拍是记录动态过程的工作
跟拍不是站在原地按快门,而是像影子一样贴着拍摄对象移动,婚礼摄影师全程追着新娘补妆、敬酒的画面,纪录片团队跟着科考队员翻山越岭,都属于典型跟拍,关键在于预判动作趋势——比如拍孩子踢球,得提前跑到守门员侧方,才能抓到他扑救时扬起的草屑和扭曲的表情。
跟拍需要平衡稳定性和灵活性
举着三脚架跟拍绝对会错过关键瞬间,但完全手持又容易糊片,有经验的摄影师会把相机背带缠在手臂上形成三点支撑,走路时膝盖微屈缓冲震动,就像端着满碗热汤小跑的服务员,拍摄街头艺人时,我常把单反设置为快门优先模式(1/500秒以上),配合广角镜头提升容错率,这样即使边后退边拍,也能保证主体清晰。
跟拍考验对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
去年跟拍登山活动时,突然遇到暴雨,保护相机比拍完美构图更重要,我立刻用防水套裹住设备,转而拍摄队员互相搀扶的脚部特写——浸透的登山鞋、泥水四溅的裤腿反而比晴天远景更有故事感,这种突发状况下,要像急诊医生那样快速决策:是换备用设备?改变拍摄角度?还是干脆记录狼狈过程?
跟拍存在伦理边界需要把控
举着长焦镜头追拍明星的狗仔队,和记录非遗传承人日常的跟拍摄影师,本质都是跟拍但性质截然不同,有次拍摄养老院纪录片时,老人突然情绪崩溃,我马上关闭摄像机陪她聊天,后来改用远距离录音+环境空镜的方式呈现这个片段,跟拍不是狩猎,当镜头成为负担时,摄影师要懂得适时后退。
跟拍成果的呈现依赖后期梳理
30G的跟拍素材可能最后只用5分钟,就像从一筐沾泥的土豆里挑出能下锅的部分,我习惯当天就整理素材:按时间线粗剪后,用不同颜色标记有效片段(红色为关键事件,黄色为过渡镜头),特别注意保留些"穿帮"花絮,比如摄影师喘着气调整参数的画面,反而能让观众感受到跟拍的现场感。


 Star闪耀
 Star闪耀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