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和摄影哪个更考验基本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觉得举着单反拍照显得专业,而扛摄像机像在拍婚庆录像——这种偏见源于对动态影像的误解,摄像需要同时控制构图、焦点、曝光和白平衡,还得考虑镜头运动的流畅性,比如拍摄孩子奔跑的画面,摄影师只需抓拍瞬间,摄像师却要边跟焦边平移,稍有不慎画面就糊成一片,这就像同时抛接三个苹果和玩杂耍的区别。
静态照片更容易暴露技术缺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张放大到100%的照片会无情地展示噪点、虚焦或畸变,而视频因分辨率限制反而能藏拙,去年帮朋友拍产品图时,微距镜头下金属表面的划痕在照片里纤毫毕现,但换成视频拍摄时,动态模糊反而弱化了瑕疵,不过别高兴太早——视频里穿帮的麦克风影子或突然失焦,可比照片的瑕疵更引人注目。
哪种创作更怕被围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街头摄影常要直面路人警惕的眼神,但至少按下快门就能结束,我在老城区扫街时,总要把相机调成静音模式,而摄像师举着稳定器跟拍,活像在进行某种公开处刑——路人不仅会盯着看,还会凑过来问"你们在拍电视剧吗",更尴尬的是,当你反复调整ND滤镜时,被拍对象早已摆僵了笑容。
后期处理的难度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照片调色就像给牛排撒盐,视频调色却像熬制佛跳墙,去年修旅行照片时,用LR五分钟就调出了胶片感,但处理婚礼视频时,光是匹配不同机位的色温就花了三小时——摄像机LOG模式的原片灰得像阴雨天晾不干的床单,更别提那些突然过曝的镜头,救回来的画面总带着股电子榨菜的味道。
设备带来的刻板印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摄影大赛获奖者会被夸"有天赋",但用手机拍vlog常被说"不专业",我见过用iPhone拍摄的纪录片比某些电影级设备拍的更动人,问题不在于工具,而在于人们总觉得转动的红点比清脆的快门声更像个"显眼包",就像穿西装吃路边摊会被侧目,而穿拖鞋进米其林反而成了个性。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