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握持姿势决定画面稳定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学员习惯用手机拍照的姿势握单反——单手悬空托着镜头,拍十张有八张是虚的,正确做法是右手握紧机身手柄,左手掌心向上托住镜头底部,两肘自然夹紧肋骨形成三角支撑,上周实地教学时,老张抱怨公园长椅拍鸟总模糊,我让他把相机搁在椅背上当临时三脚架,快门速度调到1/500秒,画面立刻清晰了,您的手不是钢铁支架,要善于借助环境支撑点。
光线运用要跟着太阳打游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早晨的光线像温牛奶,正午的光线像白炽灯管,李阿姨上周在植物园拍牡丹,非要顶着大太阳拍,结果花瓣亮得刺眼,暗部又黑得像煤块,后来我们改到下午四点,让她站在花丛西北侧,用花瓣本身的影子当天然遮光罩,逆光拍摄时别怕阴影,带块反光板(白卡纸也行)把光线"赶"到主体脸上,这招拍人像特写尤其管用。
构图法则要活学活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分法不是铁律!"老陈总把人物死死卡在交叉点上,拍出来像证件照,上周拍广场舞,我让他退后五步,把舞者脚下的地砖线条当作引导线,头顶留出飞鸟掠过的空间,当画面出现自然框架——比如拱门或树枝,大胆打破常规构图,好照片要呼吸,就像包饺子留捏边,太满反而露馅。
自动模式是双刃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A档(光圈优先)好比自动挡汽车,能开但不一定开得妙,拍荷花时王叔发现,相机总把背景拍得跟主体一样清楚,我教他手动调大光圈(f值越小光圈越大),背景立刻雾化成水墨效果,但拍集体照时要反过来,调到f/8以上才能保证每张脸都清晰,下次遇到阴天,不妨试试强制闪光补光,就像炒菜淡了加盐——机器再智能也得听人指挥。
后期修图要适可而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赵大姐把晚霞调得像火灾现场,还纳闷为什么打印出来颜色不对,电脑屏幕比实际亮度高30%,修图时要把显示器亮度调到50%左右,建议先在相机里设置好"鲜艳模式",拍raw格式留修改余地,好照片是蒸馒头不是画馒头,PS就像胭脂,七八十岁的脸涂太红反而吓人。


 CloudWhisper
 CloudWhisp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