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更透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把取景框横竖各划两条等分线,形成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任意交叉点上,比如拍人像时让眼睛落在右上格点,画面立刻就有了呼吸感,海边拍落日时,地平线压在下1/3线上,天空占2/3,比居中切割生动得多,有人问为什么非要三等分?试试把花朵放在正中央,再挪到交叉点对比——前者像证件照,后者才像会讲故事的画面。
引导线构图牵着观众眼睛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栏杆这些天然线条,都是牵着观众视线的好帮手,拍老街时让青石板路的缝隙斜穿画面,观众会顺着线条看到尽头的灯笼;仰拍旋转楼梯时,螺旋曲线能把人眼引向顶窗的光斑,但要注意线条不能太杂乱,就像给人指路不能同时指七八个方向,有次我拍丛林小径,藤蔓横七竖八挡在路前,结果线条互相打架,后来砍掉两根干扰枝干才利落。
框架式构图给画面加个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门窗、树洞、拱桥都能当天然画框,在徽派建筑拍马头墙,特意退后两步用圆月门套住主体,白墙黑瓦顿时成了活起来的山水画,但别被"框"字骗了——框得太满反而憋屈,就像给人拍照,让模特站在窗边留出30%空隙,比整个人塞满窗框舒服,雨天试过用透明伞沿做前景框,雨滴模糊了伞边,框内对焦清晰的银杏叶反而更跳脱。
负空间构图让留白说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留白不是浪费版面,而是给主体呼吸的余地,拍飞鸟时让鸟只占左下角1/10,其余全是蓝天,孤独感就出来了,这和写书法讲究"计白当黑"一个道理,有人质疑这太浪费像素,其实想想微信头像——小图识别靠的就是主体与空白的关系,上次拍枯荷,特意让残叶贴着底边,上方2/3全是雾蒙蒙的湖面,比塞满荷叶更有萧瑟味。
对称构图要打破完美才有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倒影、建筑立面天生适合对称,但完全镜像会像复制粘贴般无聊,拍玻璃幕墙时等只鸽子掠过,硬对称里突然有了活物;水乡拱桥倒影本可左右一致,偏偏让撑船人出现在一侧,这就像做菜,摆盘对称时总要斜放一片香菜破局,有次拍寺庙屋檐,发现左右鸱吻完全对称,后来等到香客经过檐下,衣袂飘动的瞬间才按下快门。


 Sweet甜心
 Sweet甜心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