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桦教你掌握西部风光的光影密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清晨六点的戈壁滩,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带着三脚架?因为日出前半小时的"蓝调时刻",岩层会被染上金属光泽,去年在张掖丹霞,我让队员把相机倾斜15度对准砂岩褶皱,逆光拍摄时故意欠曝1档,岩壁纹理顿时像烧红的铁板般立体,西部阳光硬朗,要学会用阴影当标尺——当物体影子长度是本身2倍时,立刻切换到点测光模式。
车队领队揭秘荒漠构图的黄金法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茫茫戈壁容易拍出"大头贴"式废片,其实有招土办法:让越野车当标尺,去年带团在塔克拉玛干,我让队员把车停在沙丘300米外,用200mm镜头压缩空间,轮胎痕迹就成了引导线,有客人问为什么不用广角?好比用望远镜看月亮反而比肉眼清晰,长焦能压榨出沙丘的波浪肌理,关键要找到前景参照物,哪怕半截枯胡杨,也能让画面产生递进关系。
杨桦解决风沙天拍摄的实战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月在魔鬼城遭遇沙尘暴,老影友的UV镜被刮出蛛网状划痕,现在我们都用保鲜膜裹镜头,留出变焦环空隙,像给相机穿雨衣,有个南京来的姑娘问怎么对焦?教她用手动挡对准20米外的雅丹轮廓,F8光圈保证景深,后来她拍的"沙幕中的城堡"获奖了——模糊反而成就了动感,就像隔着毛玻璃看油画。
星空摄影必须打破的常规认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在青海湖拍银河总抱怨星星拖线,其实问题出在三脚架,去年八月发现,湖边夜间湿度会让云台螺丝膨胀0.3毫米,我让队员用打火机烤热云台再拧紧,有工程师质疑这违反金属特性,但实践发现热胀冷缩刚好抵消湿胀,后来在茶卡盐湖,我们甚至把三脚架泡在盐水里预收缩,拍出的星轨比天文台还精准,野路子比教科书更懂西部。
牧民家访暗藏的色彩搭配玄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藏族帐篷别急着按快门,先看炊烟走向,去年在若尔盖,发现下午三点半的斜光能透过蓝烟,在白色帐篷上投出渐变滤镜效果,我让队员用生牦牛奶擦UV镜,水汽会形成天然柔光罩,有客人笑称这是"土法ND镜",但拍出的经幡红比后期调色浓郁三倍,西部色彩自带饱和度,要学会用自然道具当调色盘。


 JasmineBreeze
 JasmineBreez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