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套餐的定价由哪些因素决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顾客推开影楼玻璃门问"这套写真要多少钱",前台往往不会直接报数,就像菜市场里鳜鱼价格随季节波动,摄影套餐的定价首先取决于拍摄类型——棚拍人像和野外旅拍的成本能差出两倍,某次帮朋友拍汉服写真,光是租赁发饰就花了300元,更别说专业灯光师按小时计费,影楼还要把修图师熬夜P掉双下巴的工时成本摊进去,这些都会揉进最终报价。
服装道具如何影响拍摄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新人带着淘宝买的99元婚纱来拍婚照,结果裙摆像抹布般皱巴巴,最后不得不加钱租用影楼2000元/套的高定礼服,有经验的摄影师都懂,服装质感会直接"写"在照片上,去年拍复古旗袍主题时,真丝面料在镜头里泛着珍珠光泽,而化纤布料就像隔夜的油条——僵直反光,道具更是隐形烧钱项,仿真花束比鲜花便宜但缺乏生机,想要拍出花瓣飘落的动态效果,就得接受反复NG损耗鲜花的成本。
摄影师资历与价格是否成正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疑惑:为什么隔壁老王拿单反拍的只要299,而专业工作室收费2999?这好比米其林厨师和街边炒饭的区别,曾有位自称"资深摄影师"的客户,后来发现他连反光板都不会打,成片里模特的鼻影活像煤灰,真正值钱的不是快门次数,是摄影师对光影的预判能力,有次拍逆光人像,助理举着泡沫板调整了半小时,老师傅过来轻轻转了下模特肩膀,立刻让发丝边缘镀上金边——这种经验没法用套餐价衡量。
底片数量与精修张数怎样选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200张只给20张精修?"这种抱怨常出现在选片环节,其实就像煮一锅饺子,总有破皮的得淘汰,建议顾客先问清原始底片是否全送,某影楼玩文字游戏,所谓"赠送全部底片"其实给的是压缩版,精修张数更要较真,遇到过修图师把天空P成荧光绿的案例,现在我会建议客人:先按套餐最低精修数预定,看完初稿再加选,比直接买40张精修套餐能省30%预算。
淡旺季差价为何能超过5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情人节前一周的婚纱照档期能炒到平日三倍价,这和三亚酒店春节涨价一个道理,去年冬天接的雪景写真,化妆师要在零下15℃给新娘贴暖宝宝,器材冻得自动关机,这些额外成本都会转嫁到报价里,聪明的客人会选三、四月拍樱花照,既避开五一高价,又能蹭到自然花期,要是赶上雨季,有些工作室甚至愿意打七折——毕竟棚拍不受天气影响。


 Shine闪星
 Shine闪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