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广角镜头强化肢体冲突的张力
当三个人扭打成一团时,广角镜头贴近拍摄会让拳头仿佛要冲破画面,试试把机位压低到腰部高度,让其中一人的鞋子几乎踩到镜头边缘,这种夸张的透视会让观众下意识后仰躲避,但要注意控制畸变——离镜头最近的手臂如果膨胀得像充气玩具,反而会削弱真实感,就像挤地铁时被人群推搡,距离越近压迫感越强,但要是脸被玻璃门压扁就只剩滑稽了。
高速快门该用1/1000秒还是1/500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抓打斗瞬间时,很多人迷信1/1000秒能冻住飞溅的汗珠,但实战中1/500秒反而更出彩,略微模糊的拳头轨迹像拖尾的彗星,比完全静止的画面多出"呼"的破风声,观察过猫打架吗?它们扑咬时总有几根炸开的毛保持动态,这才是生物运动的本质,不过当有人被甩出去时,记得立刻切换到1/1000秒,否则后脑勺着地的瞬间会糊成棉花团。
为什么侧逆光比正面补光更有戏剧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正面打光拍斗殴就像手术灯照解剖台,每处淤青都太直白,试着让下午四点的阳光从45度角刺过来,飞扬的尘土会变成金色烟雾,而挥空的拳头在阴影里划出残影,这就像小时候躲在门缝看大人吵架,明明看不清表情,但墙上扭动的影子更让人心跳加速,注意让处于劣势的人背光,他挣扎的轮廓会像皮影戏里被困住的角色。
怎样用衣服褶皱讲述打斗过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被扯变形的领口比伤口更有叙事力,当三个人纠缠时,重点拍其中一人后腰处拧成螺旋的衬衫——这里藏着十分钟前他被抵在墙上的证据,就像看完悬疑小说总想翻回前章找伏笔,好照片的细节要能倒推出事件脉络,建议用85mm中焦段,既不会广到让褶皱融进背景,也不会长到失去环境关联,真正的高手拍打斗,观众是先看到裤管上的鞋印才注意到挥拳的人。
该不该让围观者进入构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些举着手机录像的路人,反而是最残忍的构图元素,把他们框在景深之外,模糊的身影像潮湿玻璃上的水痕,既暗示了现场混乱又避免分散主体,这就像小时候打架,最怕的不是对手多凶,而是围观起哄的声音,如果画面必须出现旁观者,就让其中一人处于抬臂遮挡的姿势,这个动作既能平衡构图,又制造了"下一秒他会不会加入战局"的悬念。


 Magic魔法梦
 Magic魔法梦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