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是摄影师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跟拍”这个词,会下意识联想到婚礼现场扛着相机满场跑的人,但跟拍师和传统摄影师的区别,就像外卖骑手和餐厅主厨——虽然都跟“食物”打交道,但工作逻辑完全不同,摄影师需要掌控光线构图,跟拍师则要预判动态瞬间,比如新娘抛捧花时,得提前绕到人群后方蹲守,这和体育记者追焦运动员有异曲同工之妙。
跟拍的核心是动态叙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静物时你可以反复调整三脚架,但跟拍孩子满月宴,根本不会给你摆拍机会,去年我拍一个抓周仪式,孩子突然爬向意料外的方向,这时要立刻切换到伺服对焦,同时用肘部压住桌布防止拽倒道具,这种“狩猎式拍摄”要求对相机快捷键像手机键盘一样熟悉,毕竟精彩瞬间不会等你慢慢调参数。
设备选择暴露专业程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用85mm定焦镜头跟拍婚礼的吗?那简直是给自己挖坑,跟拍师背包里永远备着24-70mm变焦和机顶闪光灯,因为下一秒你可能要从舞台全景切换到戒指特写,有次拍到一半发现备用电池忘在车上,最后靠关闭RAW格式和省电模式硬撑,这种狼狈经历让很多新人明白了设备冗余的重要性。
沟通能力决定成片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好的跟拍师都懂点心理学,拍商务会议时,我常故意在茶歇时闲聊,等对方放松后抓拍最自然的交流状态,相反,遇到抗拒镜头的嘉宾,硬怼着拍只会得到僵硬的假笑,这就像钓鱼,与其拼命收线,不如让鱼自己游向镜头。
后期处理不是万能补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觉得拍糊了能靠PS拯救,但跟拍中模糊的牵手镜头,再厉害的修图师也无力回天,去年处理过一组追焦失败的照片,客户坚持要“把奔跑的孩子P清楚”,最后只能用创意剪影补救,这提醒我们:前期拍到的真实动态,永远比后期制造的完美更重要。


 FlowerFieldBliss
 FlowerFieldBliss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