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一学摄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理解相机的三大核心参数
很多人刚拿到相机会被密密麻麻的按钮吓到,其实关键在于搞懂光圈、快门、ISO这三兄弟,比如拍摄流水时,把快门调到1/15秒,水流会像丝绸般柔滑;但若抓拍奔跑的宠物,快门至少要1/500秒才能定格瞬间,这就像煮饭控制火候——小火慢炖和猛火爆炒,用的都是同一个灶台,只是调节方式不同。  
构图的黄金法则不是铁律
教科书总强调三分法,但把主体死死钉在交叉点上,照片反而显得呆板,试着在拍摄夕阳时,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5处,留出大篇幅给变幻的云霞,有次我在胡同里拍晾衣杆,故意让竹竿斜穿整个画面,反而比工整构图更有张力,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就像炒菜放盐,菜谱写"3克",但老厨师都靠手感。  
光线比滤镜更重要
新手常沉迷于后期调色,却忽略了清晨6点的阳光自带柔光效果,逆光拍摄树叶时,边缘会泛起金边;正午顶光拍人像则会在眼窝投下难看的阴影,有年冬天拍雪景,等到下午四点太阳斜射,雪地突然泛起蜜糖色——这种质感是任何滤镜都调不出来的。  
拍废片才是进步的开始
数码时代最大的陷阱,就是删掉"失败"照片太容易,上周整理旧照片,发现三年前拍糊的街景,模糊的人流反而传递出市井的烟火气,建议每次拍摄保留所有原始文件,就像酿酒师不会倒掉第一道醪糟,那些过曝的天空、失焦的轮廓,可能藏着你自己都未察觉的视觉偏好。  
摄影终究是种肌肉记忆,就像学骑车,理论看得再多,不如摔几跤来得实在,下次遇到瓶颈时,不妨试试蒙住显示屏拍照,用耳朵听快门声,用手指感受光圈环的阻尼——当技术变成本能,创作才真正开始。


 MountainPeakAdventure
 MountainPeakAdventur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