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月收入多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器材投入决定收入天花板
按下快门只需要0.1秒,但前期准备可能耗费十年,全画幅相机配齐大三元镜头至少要6万元,这还没算三脚架、灯光、存储卡这些"配件刺客",婚礼摄影师老张用5D4接单,每次拍摄收2000元,但每月要还4800元的器材分期,反观手机摄影师小林,用3000元的设备接电商静物拍摄,单次报价800元反而利润率更高,器材就像炒菜的锅,米其林主厨用铁锅也能做出美味,关键看火候掌控。
接单渠道比技术更重要
在798艺术区摆摊的毕业生小王,守着哈苏相机三个月没开张,转头把作品传到小红书后,当月接到12单亲子跟拍,影楼首席摄影师技术再好,拿固定工资也就1.2万左右,而懂运营的自由摄影师在旅游旺季,靠接民宿航拍就能月入3万,有个矛盾现象:技术中等的摄影师忙到接不过来,技术顶尖的反倒在吃老本,就像出租车司机,会抢单的永远比开车稳的赚得多。
细分领域影响单价浮动
拍淘宝服装的摄影师按件计价,每套衣服15元,每天拍200套月入也能过万,但给珠宝店拍产品图的,单张报价就敢要到800元,因为需要微距镜头和特殊布光,更极端的案例是商业摄影师老李,给汽车品牌拍年度画册,三天拍摄收费8万,但半年才等来一单,选择赛道就像选钓鱼位置,水库边挤满钓鲫鱼的,深海渔船却总缺人手。
淡旺季波动像坐过山车
二月春节前后是婚纱摄影的寒冬,却是年会跟拍的黄金期,自由摄影师阿杰发现,六月毕业季跟拍能赚4万,但九月开学季直接腰斩,最聪明的做法是像候鸟迁徙——冬天去三亚拍旅拍,夏天到草原拍婚纱,有个同行在淡季转型教老年人用手机摄影,课时费反而比拍摄赚得稳,这行当的收入曲线,比股票K线图还刺激。
真正决定收入的不是快门次数,而是解决问题的本事,客户不会为200张废片买单,但会为一张能用在上市招股书里的照片付高价,有个永恒悖论:忙着赚钱的没空提升技术,专注创作的又常饿肚子,或许就像老厨师说的,既要会颠勺,也得懂怎么吆喝。


 Rain雨之灵
 Rain雨之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