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原相机如何拍出自然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觉得第三方软件才能拍出好照片,其实手机原相机才是隐藏高手,以iPhone为例,长按对焦框后滑动调整曝光,能避免过度美颜的塑料感,拍摄时注意光线角度——侧光能突出皮肤纹理,比正面强光更显真实,有个小技巧:拍摄前用纸巾轻擦镜头,避免油膜造成的雾蒙蒙效果,这个细节能让照片通透度提升30%。
轻颜相机怎样调试自然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打开轻颜相机不要直接开拍,先在风格栏里找到"原生"或"胶片"模式,把美颜参数调到30%以下,重点关掉"自动瘦脸"功能,否则发际线会被算法误判成需要填充,试着手动调节对比度+5、锐化+3,这样成片既有气色又不会假白,记住像调火锅蘸料,美颜调料太多反而盖住食材本味。
Foodie为何适合拍生活场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以美食摄影起家的APP,滤镜YN02/YU3模仿了胶片相机的色彩过渡,拍阳台绿植时降低20%饱和度,阴影加少许蓝色调,能还原肉眼看到的晨雾感,注意避开它的"美味增强"功能,那个会让绿叶泛着不自然的荧光,就像煮毛豆不放小苏打,保持本色反而更诱人。
NOMO相机怎样避免过度风格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NOMO的135Ti相机时,建议关闭随机漏光效果,真实胶片机的漏光本是缺陷,现在APP刻意添加反而做作,拍摄静物时保持1米以上距离,这个距离刚好能激活它的边缘虚化算法,遇到过暗环境?别急着开闪光灯,试试用白纸当反光板,比APP补光更柔和,就像老裁缝改衣服,保留布料本身的织纹才显高级。
VSCO的HSL工具怎么调出自然肤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VSCO的HSL面板里,把橙色明度+2、饱和度-1,能改善亚洲人像常见的蜡黄感,拍摄逆光人像时,先拉低高光参数再调色温,比直接套滤镜更精准,有个反常识的操作:适当保留噪点,选择"G3"这类带颗粒感的预设,反而比强行降噪更真实,好比蒸鱼最后淋的热油,些许瑕疵才是生动的关键。


 SnowflakeWonder
 SnowflakeWonder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