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店当引逗师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引逗师需要掌握哪些基础技巧
很多人以为逗孩子笑就是做个鬼脸,其实远不止如此,比如拍摄百天婴儿时,引逗师会用摇铃在镜头外45度角轻晃,同时发出"咕噜咕噜"的拟声词——这个角度能让孩子自然抬头,又不会完全脱离镜头视线,有次遇到个特别认生的宝宝,我掏出提前准备的羽毛轻轻扫他脚心,趁他咧嘴的瞬间摄影师连按快门,最后成片里那双弯成月牙的眼睛让家长当场加修了十张。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怎么引导
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能听懂简单指令,但直接说"看这里"往往会得到僵硬的假笑,我常假装惊讶地指着天花板:"哇!有只粉色大象飞过去了!"孩子们转头寻找时,眼神里那种天真的好奇比摆拍生动十倍,而面对新生儿,则需要用温度反差来刺激反应:先用温热的毛巾轻敷宝宝后背,再突然用室温的拨浪鼓触碰脚掌,这种温差会引发他们无意识的微笑反射。
引逗师如何配合摄影师工作
好的引逗师要像交响乐指挥,既要调动情绪又不能抢了主旋律,有次拍亲子照,妈妈总不自觉看孩子导致侧脸出镜,我就蹲在摄影师三脚架旁边,用会发光的玩具吸引全家视线统一朝向镜头,最怕遇到快门声惊动孩子的情况,这时候我会提前准备无声响指,在摄影师对焦时就开始有节奏地打响指,等孩子适应了这个声音再正式拍摄。
这个职业的隐形门槛比想象中高
表面看是陪玩,实际上要懂儿童心理学和光学原理,影棚的环形光打在孩子瞳孔会形成漂亮的眼神光,但强光常让小朋友眯眼,后来我发现,先用柔光箱低功率预热,等孩子适应后再逐步提亮,配合吹泡泡分散注意力,出片率能提高三成,这行最考验临场应变——上周有个男孩突然尿急,我立刻抓起恐龙玩偶挡住裤子水渍,同时引导他做出"恐龙喷水"的姿势,反而拍出了系列最生动的照片。
干这行最开心的不是工资条,是看见家长选片时纠结"每张都想要"的表情,不过要提醒新人,嗓子哑和腰肌劳损是职业标配,毕竟整天又唱又跳还要保持半蹲姿势,但当你发现某个自闭症儿童在你的引导下第一次对着镜头大笑时,那种成就感比什么奖金都实在。


 彩云追逐自由
 彩云追逐自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