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7拍照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华为P7的硬件配置决定了基础画质
翻开这台2014年发布的手机,800万像素主摄的参数在今天看来有些"复古",但它的索尼IMX214传感器在当时属于中高端水准,1/3.06英寸的感光面积比同期千元机大15%左右,实际拍摄中发现,白天光线充足时,画面解析力足够发朋友圈,但暗部细节容易糊成一片——就像用老式收音机听交响乐,高频段还算清晰,低频却混作一团。
算法调校让直出照片更讨喜
华为给P7配了独立的图像处理器,这就像给厨师配了个智能炒菜机,拍摄绿色植物时,手机会自动拉高饱和度,让叶片显得油亮;拍人像则刻意柔化皮肤,但有时会把发丝也糊掉,有趣的是,在拍摄夕阳场景时,算法会拼命压暗天空防止过曝,却把地面景物变成剪影,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处理方式,和用美图软件一键美颜的效果异曲同工。
弱光环境下需要拍摄技巧
实测在傍晚的巷子里拍照,自动模式拍出的照片就像蒙了层灰纱,这时候要像煮泡面一样掌握技巧:打开HDR模式相当于多加料包,能挽救部分暗部;找个路灯当补光灯,就像给泡面加个煎蛋;要是手够稳,手动调低ISO至100,虽然快门会变慢,但噪点能少一半,不过要注意,这时候拍移动物体肯定会糊,就像用筷子夹果冻。
特殊场景下的拍摄体验
用P7拍美食特写时,最近对焦距离约15厘米的限制让人抓狂——镜头都快戳进蛋糕了还是对不上焦,但拍文档反而很稳,文字边缘锐利得像用钢笔写的,开启全景模式时要匀速移动手机,稍微快一点就会出现"断层",就像用透明胶带粘断裂的尺子,总对不齐接缝,至于前置500万像素摄像头,自拍时会把鼻翼两侧的阴影自动提亮,效果堪比打了柔光箱。
这台八年前的手机拍照水平就像个偏科生:光线好时能交出75分答卷,弱光下直接掉到及格线;擅长拍静物但抓拍吃力,如果只是日常记录,它的表现足够用,但别指望和现在的多摄旗舰比——就像不能要求复读机播放杜比全景声。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