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构图让画面呼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想象把画面横竖各切两刀,分成九宫格,四个交叉点就是黄金位置——把主体放在这里,画面立刻活起来,拍落日时,我常把地平线压在下三分线,留出三分之二给漫天霞光,但有人问:"为什么不能居中?"试试看:当一朵花正对镜头时,居中会像证件照;挪到右交叉点,花瓣的朝向突然有了故事感。
引导线牵着观众眼睛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铁轨、河流、甚至一道影子,都能变成视觉绳索,去年在古镇拍巷子,青石板路的缝隙天然形成斜线,尽头站着穿红衣的老人,线条的劲道带着视线"唰"地冲过去,比直接怼脸拍更有层次,不过要当心"线头打架":有次拍大桥,前景的栏杆和远方的高压电线拧成乱麻,这种线条内战不如不要。
框架构图给风景镶画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窗框、拱门、树枝间隙都是现成的天然相框,在敦煌拍月牙泉时,我蹲在凉亭的雕花木窗后面,让窗棂变成油画的包边,但别被框架绑架——曾见人硬把樱花塞进石头缝拍的"画框",活像被门夹住的尾巴,真正的框架要能呼吸,就像老裁缝说的:"好衣服得留放头。"
负空间是留白的艺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面积的天空、水面或墙壁,看似浪费像素,实则是情绪的扩音器,拍孤独的灯塔,让它只占左下角十分之一,剩下的灰蓝海面会替它呐喊,有人质疑:"这么空不如裁掉?"试想齐白石的虾——要是把白纸都裁了,哪还能看见水?留白不是偷懒,是给观看者腾出想象力的跑道。
对称构图强迫症也舒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倒影、建筑、甚至两个人的背影,对称总能带来诡异的秩序美,故宫的铜缸我拍过几十次,直到有天发现:水面落叶打破绝对对称时,庄严里突然蹦出灵气,完全对称像块饼干,而歪掉的一角才是咬下去的齿痕,下次拍对称时,不妨故意留个"破绽",比如让飞鸟停在黄金点上。
对角线构图激活静态画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主体沿着画面对角线摆放,静态照片也能冲出动态感,拍冲刺的运动员时,让他从右下角向左上角飞奔,画面会自带"嗖"的音效,但要注意力度控制——有次拍斜插的树枝,角度太陡变成要戳人眼睛的凶器,好的对角线应该像跷跷板,两头都有分量互相牵制。


 Wind清风客
 Wind清风客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