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门拍摄能凝固时间的流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快门速度降到1/30秒以下,相机就开始和你玩捉迷藏,手持拍摄容易糊片?这正是三脚架登场的好时机,尝试在傍晚用2秒曝光拍摄车流,你会发现红色尾灯像熔化的铁水般流淌在路面,海边慢门摄影更有趣——1/4秒的快门能让浪花变成棉絮,而30秒的长曝光则会把汹涌的海面熨平成雾毯,记住矛盾点:想拍出动态的静,反而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
微距镜头能掀开微观世界的幕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把镜头对准花蕊时,你会发现平时看不见的"秘密通道",那些像是外星登陆舱的花粉囊,绒毛上挂着露珠的蜘蛛网,都需要凑近到10厘米内才能看清,但微距拍摄像在悬崖边跳舞——景深薄得如同洋葱皮,稍微呼吸都会失焦,这时不妨模仿外科医生:屏住呼吸,用手动对焦慢慢"雕刻"清晰平面,有经验的拍摄者会故意留半片虚化的花瓣当前景,就像给照片镶了层蕾丝边。
逆光拍摄能驯服刺眼的太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爱迎着太阳拍?他们其实在玩"光线柔术",当阳光直射镜头时,树叶的脉络会变成发光的神经网,模特的发丝边缘泛起金边,这个手法像在炒菜时把握火候——光线太强就让人物挡住部分太阳,变成自然的轮廓光;光线较弱时反而要完全暴露光源,让镜头眩光为照片增添梦幻感,关键要开启点测光模式,对着人物面部测光,否则会拍成剪影。
俯拍与仰拍能扭曲常规视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蹲下来把相机贴在地面时,寻常的街道突然变成巨人国,仰拍高楼会让建筑物像要倒塌般压迫过来,这种夸张透视其实利用了人眼的错觉,反过来站在天台俯拍,密集的屋顶瓦片就变成了排列整齐的巧克力块,有个反常识的技巧:想突出被摄体高度时,反而要退远些用中焦段拍摄,广角镜头产生的畸变会让高处物体显得更小。
追焦拍摄能让静止画面迸发速度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飞驰的自行车时,试试让镜头跟着车身移动,当快门保持在1/60秒左右,背景会拉出丝绸般的动态模糊线,而主体却神奇地保持清晰,这个手法像用勺子搅动咖啡——保持勺子的移动速度与液体旋转同步,新手常犯的错误是身体转动不连贯,其实应该像跳华尔兹那样,用腰部带动整个上半身平稳旋转,雨天在公交站练习特别合适,飞溅的水花会让动态效果加倍呈现。


 ButterflyWingFantasy
 ButterflyWingFantas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