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节课讲解手机摄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用手机拍出大片,你的照片却总差点意思?问题往往出在三个地方:要么光线没驯服,要么构图太老实,要么手指比脑子快。
光线是照片的隐形导演
清晨的斜光能把水泥墙变成油画布,可中午顶光下连超模都会拍出黑眼圈,试试用身体当遮光板:拍美食时站在窗边挡住直射光,让阴影侧的白墙把光线温柔地反射到食物上,遇到逆光别急着开HDR,先长按屏幕锁定对焦,把曝光补偿滑块往下拉——你会得到剪影的戏剧感而非灰蒙蒙的雾霾天。  
构图需要故意犯错
九宫格线是安全牌,但把主体死死钉在交叉点上,照片就变成数学作业,下次看见对称建筑,试试把手机倒过来贴地拍摄,让倒影占据画面上半部,拍街头人物时,故意让前景的自行车轮占据三分之一画面,模糊的轮胎钢丝反而会形成动态画框,破掉规矩前得先知道规矩长什么样。  
手指比快门键更需要训练
超市冷鲜柜的玻璃反光里,为什么总拍不清价签?用食指关节抵住手机边缘,中指轻点快门能减少80%的抖动,拍奔跑的宠物时,别追着尾巴按连拍——蹲下来预判路线,长按屏幕激活4K视频录制,后期从视频里截帧比连拍二十张更可能抓到完美瞬间。  
后期不是赎罪券
用滤镜拯救废片就像给隔夜油条刷糖浆,真正有用的后期不超过三件事:把发灰的天空压暗找回层次,用局部调整把观众视线引到眼神光上,以及裁掉总是不小心入镜的左脚,修图软件里最金贵的按钮是"撤销",不是"一键美化"。  
摄影课最贵的不是学费,是拍完一万张照片后终于明白:好镜头长在耐心上,手机只是把它挖出来的铲子,下次看见晚霞别急着掏手机,先用眼睛框取景——能让你心跳加速的画面,才值得消耗电池百分比。


 Moon月光曲
 Moon月光曲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