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在画面中雕刻立体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照片摸上去仿佛有凹凸?秘密藏在光线的斜角里,尝试在清晨用侧光拍摄陶罐,影子会像刻刀般勾勒出釉面的裂纹,某次在旧货市场,我蹲下来让阳光以45度角切入,那些本不起眼的铜器突然有了青铜器的厚重感,正午的顶光适合拍平面图案,但想表现粗糙树皮或编织物纹理时,不妨等到下午四点——那时光线会变成最勤恳的雕刻师。
色彩对比制造视觉意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你在菜市场看见橙红色南瓜堆在墨绿篷布上,是否感觉色彩在打架?这种冲突恰恰成就了好照片,去年冬天我故意让穿玫红羽绒服的模特站在青灰色砖墙前,结果照片自己跳出了屏幕,关键不在于器材多贵,而是发现环境中的天然色卡,下次遇见紫色野花丛,试试让穿柠檬黄衣服的孩子跑过去,你会收获一组活起来的油画。
非常规视角打破思维定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蚂蚁眼中的世界为什么迷人?因为视角颠覆了常识,有次拍摄咖啡馆,我把相机贴在洒落咖啡豆的桌面上,取景器里突然出现了微型峡谷,要拍出这样的照片,不妨学学猫——趴着、踮脚、甚至倒着观察,拍摄广场雕塑时,我常躺在地上仰拍,那些青铜腿脚在天空衬托下,竟有了踏碎云霄的神话感,你的膝盖和肘关节,其实是最佳的三脚架。
动态模糊讲述时间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静止的照片怎么表现流动?慢门是时间的翻译官,拍摄旋转木马时,我用1/15秒快门让彩灯拖拽出彩虹轨迹,而清晰的孩子笑脸成了童话的锚点,雨天在公交站试验时发现,0.5秒的曝光能让伞群变成漂浮的水母群,不过要注意,这类拍摄需要反复调试——就像熬汤时调小火候,我曾在游乐园连拍38张才得到理想的光流效果。
留白构图激活想象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空荡荡的画面反而耐看?留白是给观者的邀请函,去年拍雪景时,我坚持只取景单棵枯树的三分之一树梢,其余全是灰白天空,结果每个看照片的人都补全了自己的故事,拍摄海边废弃渔船时,故意让船体只占左下角,大片雾灰色水面反而让锈迹有了史诗感,裁切掉什么比拍进什么更重要,就像好诗总在未言尽处发力。


 StarlightHope
 StarlightHope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