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师和摄影师使用的工具完全不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见过扛着三脚架配云台的摄像师,但见过举着反光板拍视频的吗?摄影师的核心装备是单反或微单,追求高像素和raw格式;而摄像师离不开稳定器、滑轨和录音设备,比如拍摄婚礼时,摄影师用85mm定焦抓特写,摄像师则要用24-70mm变焦保持画面连贯性,最明显的区别是——摄影师按快门"咔嚓"一声,摄像师得盯着屏幕确保30秒不眨眼。
两者对时间的理解存在本质差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像是猎豹捕食,1/4000秒的瞬间决定成败,拍跳水运动员时,提前三秒预判动作才能抓住水花绽开的刹那,而摄像师更像织布工人,10分钟的跟拍素材可能最后只用15秒,去年拍企业宣传片时,我们为3分钟成片足足拍了6小时素材,这种时间消耗在平面摄影中简直难以想象。
构图思维就像象棋和围棋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下的是象棋——讲究一招制胜的黄金构图,比如三分法构图拍风光时,山峰必须卡在交叉点上,摄像师玩的却是围棋,要考虑画面动态平衡,跟拍人物行走时,得在前进方向预留1/3空白,这个叫"行走空间",有次拍访谈,我忘了给主持人视线方向留空,成片看起来像把人逼到墙角审讯,这就是典型的动态构图失误。
后期处理的难度不在一个量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调色像是给照片化妆,动动HSL滑块就能让晚霞更艳,但视频调色相当于给整个话剧换布景,一镜到底的片段里,连阴影的色温都要逐帧匹配,去年处理会议室拍摄素材时,窗户自然光与顶灯色温差导致人脸忽黄忽蓝,光是校色就花了三天,更别说还有音频降噪、转场衔接这些摄影师根本不用考虑的麻烦事。
工作节奏决定了不同的职业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师最怕什么?存储卡故障导致全天拍摄报废,但摄像师更恐惧电量告警——相机没电换电池只要30秒,专业摄像机换电池得重启系统,错过关键镜头客户能跟你拼命,我认识拍纪录片的摄像师都带着六块电池,而婚纱摄影师带十张存储卡,这两种焦虑,就像短跑运动员担心起跑器失灵,马拉松选手害怕中途抽筋。


 浅梦悄然绽放
 浅梦悄然绽放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