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拍和摄影哪个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器材决定拍摄的起点
很多人纠结用手机跟拍还是专业相机拍摄,其实问题核心不在设备本身,手机能快速捕捉生活瞬间,但遇到弱光或高速场景时,专业相机的传感器和镜头优势就藏不住了,比如拍摄孩子足球赛,手机可能拍出模糊残影,而单反搭配70-200mm镜头却能凝固射门瞬间的汗珠,不过器材再贵,放在不会构图的人手里,照样拍出游客照水平——就像给厨艺糟糕的人塞满汉全席食材,端上桌的照样是黑暗料理。
时机比技术更难掌控
婚礼跟拍师常遇到这种矛盾:新人交换戒指时,专业摄影师还在调整参数,宾客的手机已经拍下十张,这时候"拍到"比"拍好"更重要,毕竟真情实感转瞬即逝,但技术储备能让你在关键时刻游刃有余——就像消防员平时训练,为的就是火灾时肌肉记忆快过大脑思考,去年拍城市日出时,我提前半小时架好三脚架测光,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雾霭时,自动包围曝光让我同时获得三组不同亮度的底片,后期合成出惊艳的层次感。
后期是摄影的延伸还是作弊
总有人争论直出片和修图孰高孰低,这就像比较新鲜食材和精心烹制的美食,纪实摄影当然要克制后期,但商业拍摄中,用PS去除路人就像餐厅撤走餐桌上的花瓶——只为突出主体,有次拍美食海报,生鱼片在灯光下泛着惨白,通过后期还原肉眼看到的琥珀色光泽,这算造假还是忠于现实?关键要把握度,别把三文鱼修成荧光粉就行。
观察力才是真正的镜头
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至今不过时,但很多人误解为纯粹运气,其实好照片需要预判能力,就像下棋高手能看穿三步之后的局势,在儿童摄影时,我常提前对焦在孩子即将奔跑的路径上,当气球脱手飞起的刹那,连拍二十张里总有一张构图完美的,这种能力需要积累,每天通勤时试着用取景框视角观察路人,比死记硬背构图法则管用得多。
说到底,跟拍和摄影本就不该对立,就像问"刀重要还是厨师重要",答案永远是"看你要切菜还是雕花",记录生活用手机足够,创作作品则需要系统修炼,与其纠结工具,不如先想清楚:你究竟要凝固时间,还是讲述故事?


 Peace和平鸽
 Peace和平鸽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