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相机可以转手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数码相机需要具备哪些基础功能
想要把照片处理成手绘效果,相机本身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高分辨率和良好的动态范围,比如索尼A7R系列,6100万像素的细节足够后期软件提取线条和色块,而富士GFX中画幅的14档动态范围能保留更多明暗过渡——这些数据就像素描画的铅笔硬度分级,层次越多,转换时越不容易丢失细节,去年我用A7R4拍摄的樱花特写,经过PS动作脚本处理后,花瓣边缘的绒毛甚至能模拟出彩铅的颗粒感。
为什么老款CCD传感器更讨喜
有趣的是,部分2008年左右的CCD机型反而比新款CMOS更适合这种转换,佳能G12的传感器对红色特别敏感,配合机内「玩具相机」滤镜直出时,高光部分会产生类似水彩颜料的晕染效果,这就像用蘸水过多的毛笔写字,虽然不够精准,但意外地贴合手绘的随意感,不过要注意,这类相机在暗光环境下噪点会形成难看的色块,建议只在晴天使用。
翻转屏如何提升转换成功率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关键配件:可触摸翻转屏,奥林巴斯EM5 Mark III的屏幕支持360°旋转,当需要模仿仰视视角的漫画构图时,我可以把相机贴在地面上实时观察画面——这种「趴着拍」的姿势虽然狼狈,但得到的低角度照片经过Prisma处理后会形成强烈的透视变形,比端正拍摄的素材更有二次元张力,上周在咖啡厅用这个技巧拍的猫咪,转换后直接被朋友误认为是手绘稿。
手机能否替代专业设备
华为P60 Pro的XMAGE影像系统给出了有趣答案,其「AI绘画」模式会主动强化物体边缘线,但算法过度介入导致电线杆之类的直线条变得像尺子画出来的,相比之下,用尼康Zfc拍摄后手动在Snapseed里调整「结构」参数更可控,这就像煮泡面时,调料包全放会太咸,自己掌握分量反而能调出想要的味道,如果只是发社交媒体,手机快捷处理够用;但要打印成装饰画,还是建议用RAW格式的专业相机素材。
(全文598字)


 幽径独赏芬芳
 幽径独赏芬芳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