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免费摄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也能拍出单反质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觉得好照片必须用专业设备,其实手机摄像头早已能打,上周帮朋友用iPhone拍静物,发现只要做到三点:一是擦净镜头(80%的废片源于油污),二是长按屏幕锁定对焦,三是用编辑工具拉低阴影,比如拍咖啡杯时,故意让窗光斜打在杯沿,后期把阴影压到-30,金属拉丝纹理立刻立体起来——这效果和入门微单差别真不大。
阴天才是人像最佳滤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烈日当空时总有人抱怨"光线太硬",却不知道多云天气自带柔光箱,上个月在小区拍儿童纪实,下午三点的薄云把阳光筛成均匀的纱幕,让孩子站在灰墙前两米处,打开手机的人像模式,你会发现发丝边缘的虚化比晴天自然得多,关键要关闭自动HDR,否则相机会把阴天的层次感强行拉平,像煮过头的方便面失去筋骨。
构图可以违反三分法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教科书说要把主体放在九宫格交叉点,但上周拍菜市场时,我故意把卖鱼大叔怼满整个画面,沾血的橡胶围裙占左下角三分之二,右上角留出他扬起的秤杆——这种压迫式构图反而让市井气扑面而来,当环境元素能讲故事时,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就像炒菜放盐,菜谱写3克,实际得看当天食材的脾气。
后期不是作弊是显影
总有人嘲讽"这照片P过吧",暗房时代的大师们可都玩遮挡术,昨天修一张过曝的樱花,用局部工具把高光压回-1.2,花瓣脉络就浮现了,这和冲洗时控制显影时间本质相同,免费软件如Snapseed的曲线功能,相当于数码暗房里的浓度调节剂,关键要像老裁缝改衣服,动刀前先想清楚哪里该留余量。
路灯比反光板更靠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傍晚拍街头美食时,摊主拒绝我用反光板"影响生意",结果发现斜后方的钠光灯把蒸笼热气照得琥珀透亮,比补光板制造的假白自然十倍,手机镜头贴紧冒热气的笼屉,对焦在最近的水珠上,0.6倍广角会把近处的蒸笼拍成巨塔,远处暖光自然晕开,这种"缺陷"反而成就了烟火气,就像砂锅粥非得有点焦底才香。


 Sky天空蓝
 Sky天空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