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需要掌握哪些基础设备操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入行的新人常误以为高端相机等于好照片,其实就像厨师手里的刀,关键看怎么用,以婚礼跟拍为例,摄影师必须熟练切换单反的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模式——拍新娘入场要用1/500s以上快门凝固裙摆,而合影时得收小光圈到f/8保证每个人清晰,有次我用70-200mm镜头拍特写时,发现长焦端画面发虚,后来才意识到是没开启镜头防抖功能,这些细节就像开车时的后视镜调节,看似琐碎却能避免重大失误。
摄影师如何构建画面视觉逻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问为什么同样的景点,专业摄影师拍出来更有层次?这好比写文章要有主谓宾,构图也得有明确主语,去年在黄山拍日出时,我特意让前景的松枝占据左下角三分之一框架,既平衡了远处山峰的孤绝感,又通过枝条延伸引导视线,遇到游客杂乱的情况,可以蹲低用仰视角把天空作为干净背景,这和整理房间时把杂物塞进抽屉是同样道理——藏不住的就让它变成装饰。
摄影师怎样应对突发光线变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户外拍摄最怕乌云突然遮住太阳,就像炒菜时灶火忽大忽小,有次儿童外景拍摄中途变阴天,我立刻把ISO从100调到800,同时将反光板从补光改为漫反射,这种应急调整类似雨天骑自行车,不能猛捏刹车而要匀速发力,遇到逆光人像时也别慌,试试用点测光对准模特脸颊,再减1/3档曝光,效果比直接开闪光灯更自然。
摄影师为何要参与后期制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觉得修图是作弊,这就像指责厨师不该给菜品摆盘,去年拍的一组瓷器静物,原片青花图案总泛着环境光杂色,通过Lightroom分离色调调整,才还原出釉面本来的冰裂纹理,但要注意像做菜放盐,后期饱和度加过头反而失真,我习惯导出前把照片转黑白检查影调,好比医生看X光片,能发现彩色模式下忽略的明暗断层。
摄影师如何与拍摄对象有效沟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遇到过模特抱怨"怎么拍这么久",其实问题出在指令不明确,指导素人时别说"放松点"这种虚话,而要具体到"左手扶帽檐,眼睛看我食指",就像教老人用手机,得把"截屏"说成"同时按电源键和音量下键",有次拍企业家肖像,通过闲聊他创业故事捕捉到自然微笑,这比数一二三管用得多——好照片往往诞生于快门声之外的对话里。


 Bird飞鸟翔
 Bird飞鸟翔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