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艺术生摄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有些同学拍出来的照片总是缺少层次感?这往往与构图时的空间分配有关,试着把画面想象成三层蛋糕:前景可以是虚化的枝叶,中景安排主体人物,背景用简洁的墙面衬托,去年有位考生拍摄"晨读"主题时,特意让模特靠窗而坐,窗框形成的自然前景框架,让平凡的课桌瞬间有了剧场感,三分法不是万能钥匙,当拍摄对称建筑时,大胆把主体放在正中反而更震撼。
你们遇到过在阴天拍出的皮肤像蒙了层灰吗?光线的软硬程度决定了质感表现,正午阳光在眉骨下投出的浓重阴影会毁掉一张肖像,但换个思路,用这种强烈对比拍摄"奋斗"主题的局部特写——青筋凸起的手握笔、睫毛在脸颊投下的阴影,反而能强化叙事,建议随身带张A4纸,遇到顶光时垫在人物下巴处,简单动作就能让画面通透度提升50%。
为什么评委总说某些作品"太直白"?隐喻才是高分密码,曾有位考生用对焦模糊的钢琴键盘表现"压力",琴键上若隐若现的指纹胜过千言万语,尝试给普通物件赋予象征意义:散落的粉笔头可以代表时间流逝,翻卷的书页边缘能隐喻竞争压力,但要注意,过度抽象会变成谜语,最好在画面保留30%具象元素,比如在虚化的红色跑道背景前,清晰呈现一只系鞋带的手。
后期处理时总控制不住调色幅度?记住显示屏会欺骗眼睛,去年有考生把"晚自习"场景调成青橙色调,自以为很高级,打印出来才发现橙色灯光变成了荧光色,有个实用技巧:处理完照片后,用手机翻拍电脑屏幕对比效果,高光压缩不是万能的,当遇到台灯过曝的情况,不如索性保留这种真实光晕,反而比强行拉回细节更有现场感,考前最后一周,建议把修图时间控制在拍摄时间的1/3以内。


 Smart聪慧星
 Smart聪慧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