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作品

拍照专业术语解释,摄影专业术语详解,从光圈到快门的必备知识

光圈如何控制画面明暗与虚化按下快门时,光圈就像人眼的瞳孔——光线强时自动收缩(如f/16),弱光下则张大(如f/1.4),但矛盾来了:大光圈虽然能提升进光量,却…

光圈如何控制画面明暗与虚化

光圈如何控制画面明暗与虚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按下快门时,光圈就像人眼的瞳孔——光线强时自动收缩(如f/16),弱光下则张大(如f/1.4),但矛盾来了:大光圈虽然能提升进光量,却会让景深变浅,拍集体照时前排清晰后排模糊的尴尬就是这么来的,试试用f/2.8拍咖啡杯,杯口纹理锐利而背景融化成色块;换成f/8后,整个桌面细节都清晰可见,光圈数值越小,开口反而越大,这和衣服尺码刚好相反。

快门速度是凝固还是拖尾的关键

快门速度是凝固还是拖尾的关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1000秒能定格飞鸟振翅,1/15秒却把车灯拉成光轨,有个新手常踩的坑:手持拍摄时用低于"安全快门"(如1/30秒),画面就像没对焦的近视眼,有次拍瀑布,用三脚架配合2秒慢门,水流立刻变成丝绸质感,但遇到运动题材,快门优先模式比全自动靠谱——就像炒菜时大火快炒和文火慢炖的区别。

ISO感光度是把双刃剑

ISO感光度是把双刃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昏暗环境下把ISO调到6400,相机如同夜视仪,但画质会像老电视雪花屏,现代相机有个甜蜜点:多数机型在ISO1600以下噪点可控,有次在博物馆禁用闪光灯,被迫用到ISO3200,后期用降噪软件抢救才勉强能看,提升ISO就像给手机音量开到最大,虽然听得见,但失真也跟着来了。

白平衡决定照片的冷暖情绪

白平衡决定照片的冷暖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同样的场景,5500K色温让雪地泛蓝显得冷峻,调到3000K就变成炉火旁的暖黄,自动白平衡经常被混合光源欺骗——比如商场里荧光灯和射灯共存时,拍出的肤色可能像中毒,手动设置有个诀窍:对着白纸或灰卡校准,就像给染发剂试色卡比对底色,阴天用"阴影"模式,肤色立刻红润起来。

对焦模式要随主体而动

对焦模式要随主体而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单次对焦(AF-S)拍静物稳如磐石,但拍奔跑的宠物就像用鱼竿钓兔子,切换连续对焦(AF-C)配合区域对焦,相机才能像猎犬追移动目标,有次拍篮球赛,发现9点对焦比61点更精准,因为太多对焦点反而像多头指挥的交通岗,微距拍摄时甚至要用手动对焦——自动对焦会在花瓣和露珠间来回抽搐。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