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如何重塑风光照片的层次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面对雾蒙蒙的雪山照片,很多人直接拉高对比度反而让暗部死黑,其实应该先用ACR滤镜分区域处理:对天空用渐变工具压暗蓝色通道,对山体用笔刷单独提亮中间调,就像煮汤时盐要分次加,局部调整才能避免画面"齁咸",去年在喀纳斯拍晨雾时,原片前景岩石与远山糊成一片,通过分三次建立亮度蒙版,最终让雾气呈现出牛奶般的流动质感。
Lightroom批量修图为何总出现色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批量同步预设时,常发现同一组照片的白平衡像打翻的调色盘,问题出在相机原始数据解读上——晨光中的芦苇与夕阳下的芦苇,虽然肉眼看着都是金色,但色温值相差约800K,去年整理青海湖鸟群照片时,即使使用同一套预设,逆光拍摄的斑头雁羽毛会偏品红,正确做法是先按光照条件分组,用参考视图同步白平衡,就像给不同肤质的人化妆要选不同底妆。
Capture One的联机拍摄为何更受商业摄影师青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影棚里用USB线连着中画幅相机时,普通软件常卡成幻灯片,这就像用吸管喝奶茶与直接对瓶吹的区别——Capture One的缓存机制像高压水枪,能实时处理Phase One的1亿像素RAW文件,上个月拍珠宝画册时,客户在监视器上直接看到色彩校准后的画面,金属反光处的细节比相机屏幕多出30%,秘密在于软件跳过了系统色彩管理,直接调用显卡的10bit色彩通道。
手机修图软件能否替代电脑专业软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用Snapseed调完的夜景发朋友圈很惊艳,但放大看暗部全是彩色噪点,这就像美颜相机和显微镜的差别——手机软件用的都是压缩后的JPEG,就像把新鲜牛排打成肉糜再塑形,去年在敦煌拍星空时尝试用平板修图,星轨堆栈到30张就闪退,而电脑版Pixelmator能处理200张RAW堆栈,不过对于快速出片的旅行博主,某些APP的AI降噪反而比手动操作更高效,关键要看使用场景。
老版本LR插件为何在新系统频繁崩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8版常用的Delicious Retouch插件,在M1芯片电脑上常把皮肤修成塑料感,这就像让老式柴油发动机喝乙醇汽油——苹果系统的Metal图形加速架构改变了色彩渲染方式,有个婚纱摄影师客户坚持用CC2015版本,结果在Sonoma系统下每次液化都会卡顿,解决办法是在虚拟机里装旧系统,相当于给老软件造个时光胶囊,但长远看,就像胶片暗房终究要让位给数码,适应用新工具才是正解。


 沉醉清风怀抱
 沉醉清风怀抱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