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空之镜总拍不出倒影效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举着手机冲进茶卡盐湖,却发现画面里只有白茫茫一片,问题出在三个细节:一是没等无风时刻,水面波纹会打碎倒影;二是站得太远,手机广角镜头会收进过多杂乱前景;三是错把正午当黄金时间,去年八月我在青海湖边,蹲守到傍晚七点风停的十分钟,手机贴着水面20厘米拍,终于抓到雪山和云层的完整镜像,平静的水面比镜子更挑剔角度。
手机镜头该离水面多近才合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距离比煎牛排的火候更难把握,太近会拍到自己影子,太远则失去镜面张力,经过三十多次测试,我发现当手机与水面呈15度夹角、镜头距水面约一个矿泉水瓶长度时(约25cm),既能避开反光干扰,又能让倒影占画面三分之二,有个讨巧的方法:打开手机九宫格参考线,让真实景物与倒影的交界线紧贴最中央横线,就像给三明治抹花生酱时要涂满边缘。
阴天能不能拍出天空之镜的魔幻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去年梅雨季在玻利维亚,我被迫在乌云下尝试拍摄,意外发现灰白天空反而让盐沼的纹理更突出——就像素描纸上的铅笔痕迹,把手机白平衡调到"阴天"模式,对焦框锁定远处地平线,后期用Snapseed把"氛围"参数拉到+30,那些被雨水浸湿的盐晶会像碎钻般闪烁,这种天气要放弃拍摄蓝天白云,转而捕捉抽象的光影几何。
为什么别人的倒影照片总比你的清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三年,直到发现手机摄影的"潜规则":大部分人在社交媒体看到的"直出大片",其实都经过两次对焦,第一次半按快门对焦景物,第二次手指长按画面最亮处锁定曝光,我在乌尤尼盐沼实验时,先对焦远山,再下移曝光点到倒影中的云朵,画质立刻从720p跃升到4K,这就像煮泡面时先放调料包再加水,顺序颠倒味道就完全不同。
怎样避开游客拍出空旷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旺季的茶卡盐湖像早高峰地铁,但三个技巧能帮你"清场":一是蹲低到盐渍地面,用白色结晶层自然遮挡远处人群;二是开启手机连拍模式,等风把围巾吹起的瞬间遮挡背景游客;三是故意等到日落后的"蓝调时刻",这时候旅行团大巴离开,而盐湖会反射出比白天更浓郁的钴蓝色,上周我这样操作时,手机镜头还沾了盐粒,反而让画面产生了星芒效果。


 花朵绽放笑颜
 花朵绽放笑颜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