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重心要打破对称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面对镜头会不自觉地站成军姿,双腿并拢、肩膀平齐,这种僵硬感就像用尺子量出来的,试着把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自然弯曲或脚尖点地,臀部会形成微妙的S型曲线,比如拍摄半身照时,让模特左手搭在腰间,右腿向画面外侧延伸,衣摆被风吹起的瞬间抓拍,这种动态失衡反而能激活画面。
手指关节需保持松弛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紧张的手指是穿帮的重灾区——攥紧的拳头像握着隐形武器,伸直的手指又像要戳破镜头,可以给模特找个"道具锚点":撩头发时小指自然翘起,扶帽檐时用指腹轻触,捏咖啡杯只接触把手上半部分,观察街头摄影师的作品,那些托腮的姿势之所以生动,关键在于手腕悬空时形成的柔软弧度,就像捏着片羽毛的力道。
视线引导要制造故事支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直勾勾盯着镜头容易拍出证件照效果,但完全避开镜头又像在玩捉迷藏,有个屡试不爽的方法:让模特先看镜头,数三秒后突然望向斜下方45度,这时眼睑会自然下垂形成柔和的弧度,拍亲子照时,妈妈看着孩子的手指而不是正脸,这种"视觉留白"比刻意对视更有温度,就像我们偷看喜欢的人,目光总是先落在对方衣领或手上的书本。
动态瞬间比静态摆拍更鲜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与其要求模特保持微笑,不如设置具体情境:让她假装被熟人呼唤突然回头,或者伸手接住根本不存在的雨滴,婚礼跟拍时,新郎给新娘整理头纱的抓拍,永远比"现在请新郎亲吻新娘"的摆拍动人,这就像煮拉面,关火前那几秒面条仍在汤汁里微微颤动,比完全静止的状态更有生命力,拍摄运动中的模糊发梢或飘动的衣角,能骗过大脑对"刻意感"的识别。
微表情管理要借助生理反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命令式指导"笑得自然点"往往适得其反,可以讲个冷知识:人在憋笑时鼻翼会轻微扩张,惊讶时眉毛抬起的持续时间约0.3秒,拍摄情侣照时,让男生突然在女生耳边说句悄悄话,捕捉她耳根泛红的瞬间,就像熬制糖浆时的小气泡,这些不受控的生理反应才是真实的甜度指标,最动人的表情永远出现在指令结束后的呼吸间隙。


 Joy欢乐颂
 Joy欢乐颂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