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跟拍摄影需要什么要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掌握快速反应的拍摄能力
跟拍最大的挑战是事件转瞬即逝,婚礼上新娘突然落泪、活动嘉宾即兴互动,这些画面不会等你调好参数,建议提前熟悉场地光线,将相机设为「快门优先」模式(1/250秒以上),用连续对焦追踪人物,就像足球守门员扑点球,预判比临时反应更重要——拍摄前观察主角习惯性动作,比如总爱向左转头,就能提前构图。
你必须成为隐形人
纪实摄影最忌「摆拍感」,我曾见过摄影师举着反光板追着新人跑,结果拍出来的拥抱像被胁迫,真正自然的跟拍要像空气:穿深色衣服减少存在感,用35mm或85mm焦段保持距离,关闭快门声音,有个诀窍是观察被拍者的视线——当他们第三次看向镜头时,说明你已经干扰到现场了。
设备要像瑞士军刀般全能
单反配24-70mm变焦镜头是基础,但暗光环境会要命,为什么专业跟拍师总带两颗镜头?因为70-200mm能偷拍真情流露,50mm f/1.4则能吞掉夜场的噪点,别忘了备用电池要像口袋里的糖果——我曾在沙漠婚礼拍到一半,发现备用电池忘在空调车里,结果只能用手机续命。
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动线预判
好的跟拍师像下棋高手,能提前三步布局,拍摄婚礼时,要记住「仪式-换装-敬酒」的时间节点,提前卡位,有次我躲在酒店旋转门后,正好拍到新娘父亲偷偷抹泪的侧影,反例是追着新人跑马拉松,最后连对焦都没赶上,问问自己:这个场地哪个角落会出现绝佳光影?宾客的动线会形成什么构图?
后期处理要保留故事感
很多人把跟拍修成影楼风,磨皮到连婚纱纹理都消失,其实适当的噪点和阴影才是生活本色,用Lightroom微调时,不妨保留现场光源色温——烛光晚餐偏橘、泳池派对偏蓝,这些色彩本身就是记忆锚点,客户多年后翻照片时,想看到的是当时空气的味道,而不是完美无瑕的假人。


 Star星之耀
 Star星之耀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