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模拟游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如何控制画面的虚实
拧动镜头上的光圈环时,就像在调节水龙头的流量,f/1.8的大光圈会让背景融化成色块,而f/16的小光圈则能让远景的砖缝都清晰可见,去年在胡同里拍猫,用f/2.8对准它的眼睛,身后杂乱的晾衣绳立刻变成了彩色光斑——但要注意,过度追求虚化可能让照片失去环境故事,就像只吃蛋糕上的奶油。
快门速度是凝固还是拖尾
用1/4000秒拍飞鸟,翅膀上的每根羽毛都会静止;换成1/30秒,瀑布就拉出了丝绸质感,有次拍街头自行车,错误用了1/60秒,整个画面像被泼了水彩般模糊,但你知道吗?地铁里拍通勤人流,故意放慢快门到1/8秒,那些移动的身影会变成幽灵般的色带,静止的报摊反而格外醒目。
ISO值藏着噪点陷阱
昏暗的咖啡馆里把ISO调到6400,取景器里画面亮了,回家在电脑上看却布满彩色噪点,像老电视的雪花屏,这就像用劣质放大器听音乐——音量够了,细节全糊,去年拍午夜烟花时学乖了:脚架固定相机,ISO压在800,用长曝光换纯净画面,但突发新闻拍摄时该拼还得拼,噪点总比拍糊强。
构图是隐形的引导线
把模特放在正中央?试试让她偏离到三分线,画面突然会呼吸,拍故宫角楼时,发现前景冰面的裂纹恰好指向建筑主体,这比直接怼着拍多了层次,还记得第一次拍人像特写,模特下巴和衣领形成的三角形,不知不觉就把视线锁在了她眼睛上,但打破规则有时更妙——暴雨天故意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乌云就占据了四分之三画幅,压迫感扑面而来。
白平衡能改变情绪记忆
晨光中的雪山设为5500K时泛着蓝调,调到7500K就变成了暖烘烘的蜂蜜色,有次拍婚礼现场,自动白平衡把吊灯暖光拍得惨白,后期怎么调都像医院走廊,后来养成习惯:拍餐馆食物前先用餐巾纸做自定义白平衡,就像厨师尝菜咸淡,但阴天拍复古咖啡馆,故意保留偏色反而更有年代感。


 ButterflyWingFantasy
 ButterflyWingFantasy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