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学校

学生摄影社团介绍,光影青春,学生摄影社团风采展示

学生摄影社团介绍相机如何捕捉光的秘密很多人以为按下快门就能拍出好照片,其实相机更像一个精密的光线收集器,举个例子,去年秋天我们社团在操场拍银杏叶,有同学抱怨照片…

学生摄影社团介绍

学生摄影社团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如何捕捉光的秘密

很多人以为按下快门就能拍出好照片,其实相机更像一个精密的光线收集器,举个例子,去年秋天我们社团在操场拍银杏叶,有同学抱怨照片发灰——这是因为正午阳光太强,相机自动降低了进光量,这时候需要手动调低ISO到100,就像给窗户拉上半透窗帘,既能保留细节又不会过曝,光线强时ISO要像怕烫的猫一样缩回去。

构图法则打破常规才有趣

三分法则是老生常谈,但上周拍教学楼时,小王故意把主体放在正中央,反而让对称的廊柱形成了强烈视觉冲击,这就像吃惯了甜豆腐脑的人突然尝到咸味,打破常规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试着把地平线压到画面底部1/5处,留出大块天空给晚霞,你会发现云层的层次感突然变得立体起来。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魔术师

拍运动会时总有人问:"为什么我拍的跳高选手像粘在空中的贴纸?"问题出在1/500秒的快门速度上,试试调到1/125秒,你会发现运动员的衣角开始出现流动的模糊轨迹,就像用毛笔在宣纸上拖出的飞白,但要注意,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不能低于焦距倒数,否则照片会像喝醉的人一样站不稳。

后期修图不是造假是化妆

总有人说"直出照片最真实",但就像素颜出门和淡妆示人都是真实状态,去年文化节我们拍的舞台照,原片偏黄得像泡在茶水里的报纸,用RAW格式调整白平衡后,演员的戏服才还原出绸缎应有的光泽,调色时要像中医把脉,先看直方图里高光和阴影是否"阴阳平衡",再对症下药。

镜头语言比嘴巴更会说话

招新时总被问"哪个镜头最好",这就像问钢笔和毛笔哪个更好写字,拍食堂烟火气要用35mm镜头贴近餐盘,让蒸汽仿佛能扑到观众脸上;拍毕业典礼则要用70-200mm在远处"钓"取眼泪特写,最近我们发现,反接50mm定焦拍露珠,能获得显微镜般的奇妙效果——这提醒我们,设备限制有时能逼出更多创意。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