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摄影师助理需要熟悉器材特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脚架云台在零下20℃会冻住卡死——这是老张在阿尔金山拍雪豹时教我的第一课,别以为金属部件永远可靠,极端环境下润滑油可能比电池更早罢工,去年帮团队在羌塘调试800mm镜头时,发现调焦环的阻尼突然变紧,后来才明白是温差导致内部油脂凝固,现在出发前,我会像检查相机参数一样仔细给脚架关节上低温润滑脂,毕竟谁都不想看着金丝猴在头顶跳跃时,自己的云台却像个生锈的门铰链。
你要学会预判野生动物的行为轨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跟踪岩羊群三天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前辈总带着《动物行为学》当枕头,那次在崖壁蹲守,眼看主角走进构图框,突然想起书上说"盘羊受惊时会沿之字形路线逃跑",立刻把对焦点调到左侧岩缝,果然下一秒它就急转冲向预设位置,连拍键按下的瞬间,背景里刚好有雪崩扬起的雾凇,这种预判就像等公交车,熟悉路线的人永远知道下一站该往哪个方向张望。
恶劣天气是天然的滤镜大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暴雨天跟着拍朱鹮那次,导师骂醒了我对晴天的执念,当所有人都收机器躲雨时,他让我把ISO调到1600——那些被雨滴打散的阳光在羽毛上形成的光晕,后期根本调不出这种质感,后来在沙漠遇到沙尘暴,我们反而拍到了最生动的野驴群像,漫天黄沙给画面自动添加了动态模糊效果,记得有次冻得手指没知觉时,哈气在镜片上结的霜,意外变成了前景虚化的天然柔光罩。
后勤准备比技术参数更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可可西里弄丢防风打火机的教训太深刻了,当相机电池在寒夜疯狂掉电,才发现那些测评里没写的事:暖宝宝贴在电池仓外侧能续命半小时;密封袋装干燥剂会结块,得换成烤过的火山石,有次帮剧组运设备,越野车陷在河滩里,最后是靠当凳子用的三脚架和防潮垫组合成简易脱困板,现在我的背包侧袋永远装着渔夫绳和口哨,毕竟在野外,能让你准时吃上泡面的人造光源可比黄金分割线实用多了。


 幽径独赏芬芳
 幽径独赏芬芳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