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手机摄影教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如何利用光线塑造画面情绪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但很多人举着手机却总拍出“平”的照片,试试这个实验:在傍晚逆光拍摄人物,让阳光从侧后方穿透发丝,你会发现轮廓瞬间立体起来,硬光(如正午阳光)适合表现纹理,而柔光(阴天或晨昏)更适合传递柔和情绪,遇到强光时,用手指在镜头前制造阴影,能避免过曝——这个动作就像给刺眼的对话加了个缓冲垫。
为什么构图需要打破常规
三分法固然安全,但创意往往藏在破坏规则里,比如拍摄对称建筑时,故意将主体挤到画面边缘,留出大面积的空白墙面,反而能制造紧张感,下次拍咖啡杯,别急着把它放在交叉点上,试试让杯柄冲出画框,杯口与桌沿形成对角线,这种“不完整”的构图就像说半截的玩笑,反而让人想多看两眼。
手机镜头如何欺骗观众的眼睛
那个不起眼的广角镜头能玩出魔术效果,蹲下来用超广角拍路边的消防栓,让它紧贴镜头下缘,后景的建筑会像被无形的手拽向天空,反过来,用长焦端压缩空间:站在天桥拍川流不息的车辆,三公里外的广告牌仿佛就贴在车流背后,这种视觉戏法类似我们眯眼时世界变扁平的体验,手机镜头不过是放大了这种错觉。
什么时候该丢掉色彩
看到鲜艳的日落就狂按快门?先等等,调成黑白模式观察画面,如果明暗层次依然动人,这张照片才有骨相,雨天拍摄时尤其适用:柏油马路反光变成银白绸缎,行人撑开的黑伞在灰调中像跳动的音符,当颜色变成干扰项时,就像喧闹的餐厅里突然关掉背景音乐,主体反而清晰了。
怎样用影子讲出故事
追着影子拍比追着主体拍更有趣,观察栏杆在地面投下的条纹阴影,等人走过时连拍,你会得到流动的光影琴键,更狡猾的做法是只拍影子——窗框投影里突然多出一双“悬空”的脚,比直接拍人物更有悬念,这就像听人转述八卦时,那些被刻意隐去的部分反而最抓心,下次遇到强光,别躲,蹲下来看看地面发生了什么。


 时光留下痕迹
 时光留下痕迹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