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摄影学校

摄影考试名词解释大全,摄影考试必备,专业名词解释大全

摄影考试名词解释大全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阀门为什么有些照片背景模糊得像融化了的奶油,而有些却清晰得连远处树叶的脉络都看得见?关键在于光圈,光圈值用f/表示,数字越…

摄影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摄影考试名词解释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阀门

为什么有些照片背景模糊得像融化了的奶油,而有些却清晰得连远处树叶的脉络都看得见?关键在于光圈,光圈值用f/表示,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景深越浅,比如f/1.8的大光圈适合拍摄人像,能让杂乱的背景虚化成柔和的色块;而f/16的小光圈则适合风光摄影,确保前景的岩石和远山的轮廓都锐利分明,光圈就像水龙头——开得越大,水流(光线)越猛,但控制范围也越窄。

快门速度是时间的剪刀

拍摄奔跑的宠物时,照片总糊成一片?问题出在快门速度,1/1000秒的高速快门能凝固飞溅的水花,而1/30秒的慢速快门会让车灯拉出丝绸般的光轨,但手持拍摄时,快门速度不能低于焦距倒数(如50mm镜头用1/50秒以上),否则就像用发抖的手画直线——必然模糊,有趣的是,快门速度和光圈常互相较劲:想要凝固瞬间?要么开大光圈接受噪点,要么提高ISO牺牲画质,摄影就是不断妥协的艺术。

ISO是感光元件的敏感度开关

昏暗的咖啡馆里不开闪光灯怎么拍?提升ISO就像调高耳朵的灵敏度——ISO800能让暗部细节显现,但代价是画面出现类似电视雪花噪点的"电子颗粒",现代相机如索尼A7SIII能在ISO12800时仍保持纯净,但十年前的机型超过ISO1600就可能满屏彩噪,这就像用不同质量的麦克风录音:廉价设备稍微调大音量就滋滋响,专业设备却能捕捉细微耳语,ISO永远是最后动用的参数,就像辣椒酱——适量提味,过量毁全局。

白平衡是色彩的矫正师

为什么清晨拍雪景总发蓝,而黄昏拍人像皮肤泛黄?白平衡(WB)就是专门解决这种色偏的,5500K左右的色温适合正午阳光,而2800K则对应钨丝灯的暖黄,手动设置时,对着白纸或灰卡校准最准确,就像给钢琴调音必须依靠标准音叉,但有时故意"调错"反而出彩:用"阴天"模式拍落日,会让晚霞的橙色更浓烈;而"白炽灯"模式拍月夜,能强化那种幽蓝的寒意,色彩没有绝对正确,只有是否符合你想讲述的故事。

本文源于网友整理,不代表爱摄像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若作品存在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