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多长时间能学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掌握基础操作需要两周磨合
相机不是微波炉,按两下按钮就能立刻出片,第一次摸到单反的人,连镜头盖都可能装反——我就见过把遮光罩倒扣在UV镜上的新手,真正搞懂光圈、快门、ISO三者的关系,至少要在公园里拍废三组郁金香,有个朋友不信邪,旅游前三天才买相机,结果在洱海边拍的全是过曝的月亮,后来发现是误触了曝光补偿键,建议每天花半小时摆弄转盘,直到闭着眼睛也能调出M档。
构图审美需要六个月浸泡
为什么同样的EOS R5,有人拍得像国家地理,有人拍得像监控录像?去年在798艺术区,我盯着两个摄影师拍同一面涂鸦墙:新手贴着墙面拍特写,老手退后五步把消防栓也框进来,这种空间感知力需要反复训练,就像学自行车,摔过二十次才能找到平衡点,有个诀窍:每周强迫自己用50mm定焦镜头拍100张,这个不推不拉的视角最能培养构图直觉。
光影控制需要一年四季轮回
去年冬天带学员拍故宫角楼,下午三点他们就收工了,殊不知四点半的夕照会让琉璃瓦变成琥珀色,很多人在影棚里能摆弄环形灯,但遇到自然光就犯怵,有次婚礼跟拍,新娘坚持要在正午拍外景,我只好用反光板硬生生造出伦勃朗光——结果她的珍珠耳环在阴影里活像两粒糯米,拍够360天才能见识所有恶劣光线,暴雨前的漫反射其实比柔光箱更梦幻。
形成个人风格需要三年沉淀
现在翻看我2019年的硬盘,那些过度饱和的枫叶和滥用暗角的肖像简直羞于见人,风格就像炖老汤,把布列松的纪实、荒木经惟的欲望、森山大道的粗粝全扔进锅里,最后熬出自己的味道,有个开照相馆的同行,前两年疯狂模仿筱山纪信,直到有次拍儿童写真时,意外发现逆光下的鼻涕泡比糖水片动人,所谓"学会",其实是忘记所有套路后的本能。
(全文598字)


 Lucky幸运儿
 Lucky幸运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