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多久
掌握基础操作需要两周磨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刚摸到相机的人总会被密密麻麻的按钮吓住,其实就像学骑自行车,关键就那几个动作:调光圈、快门、感光度,我见过新手用全自动模式拍三个月,还不如人家手动练三天——上周帮邻居调参数,他之前拍孩子总模糊,后来发现是快门速度没跟上好动的小家伙,把模式拨盘转到M档,强迫自己每天拍二十张不同光线下的静物,两周后肌肉记忆就能形成。
理解光影规律需要半年实践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次在公园遇到举着万元器材的大哥抱怨“怎么拍不出网图效果”,我让他转身背对太阳拍人像——他这才发现顺光拍的脸部像摊煎饼一样平,光线不是越亮越好,阴天反而适合拍柔和肖像,建议用手机备忘录记录每天黄金时刻的光线角度,连续观察六个月,你会突然开窍:原来下午四点的侧光能让老房子的砖缝长出立体感。
培养构图直觉至少一年起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朋友总问我“九宫格线到底怎么用”,其实构图像炒菜放盐,没有标准勺数,去年教大学生拍街头,他们死守三分法,结果把骑自行车的人框在交叉点上,背景垃圾桶却抢镜,后来改成先拍一百张再删九十张的魔鬼训练,三个月后他们自然学会用前景栏杆引导视线,真正的好构图是种条件反射,就像你走路不会思考先迈哪条腿。
形成个人风格需要三年沉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有人急着问“怎么快速拍出森山大道风”,这好比要求刚会切菜的学徒直接做国宴,认识个开照相馆的师傅,他头两年都在模仿别人,直到有次拍婚礼时突发停电,烛光下新娘的侧脸让他找到了自己的暗调美学,风格是摔出来的,带着相机淋过暴雨、追过末班车的人,某天整理照片时会惊觉:这些废片里藏着你的指纹。
(全文598字)


 时光留下痕迹
 时光留下痕迹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