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短视频需要什么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需要考虑画质还是便携性
很多人举着手机拍半天,突然发现画面放大后全是噪点,相机传感器尺寸决定了夜拍能力,比如索尼A7S3的"夜视仪"表现,但全画幅设备塞不进牛仔裤口袋,见过旅游博主单手举GoPro拍vlog吗?运动相机能塞进冲浪服,但阴天拍美食特写就像隔了层毛玻璃,要画质就得扛三脚架,要便携就得接受弱光下的妥协——这就像选登山包,装多了累垮肩膀,装少了饿肚子。
翻转屏比参数表更重要
翻出某品牌旗舰相机的50页说明书,结果发现自拍时得盲按快门,新手常盯着4K/120fps参数,但没注意到屏幕只能固定45度,测试时试着拍"开箱视频":把相机放桌面俯拍,如果必须趴地上才能看清构图,这机器就该淘汰,就像买汽车不看倒车影像,再强的发动机也躲不过墙角刮蹭。
防抖功能决定成败概率
宣传页上"5轴防抖"的字样再大,也不如实测走楼梯拍一段,某次用松下G9跟拍宠物狗,开启增强防抖后画面稳如轨道车,但裁剪比例让广角镜头变标头,而富士X-S20的电子防抖会产生果冻效应,拍奔跑镜头像在晃果冻布丁,这就像穿冰刀鞋走路,技术好的能滑出直线,新手绑再紧鞋带照样摔。
麦克风接口值两千块
用顶级相机录出收音稀烂的视频,就像米其林餐厅用塑料袋装牛排,测试时故意站在马路旁录音,发现索尼ZV-1的机顶麦克风会收录所有喇叭声,而佳能R5的3.5mm接口接领夹麦后,瞬间过滤掉80%环境噪音,遇到过拍访谈突然没电吗?某些微单的Type-C口能边充边录,这个细节值回票价。
续航焦虑比镜头焦虑更致命
看着橱窗里琳琅满目的镜头群,却忘了查电池续航,实测索尼A6400连续拍4K半小时就发烫关机,而佳能R6用LP-E6NH电池能撑完整场婚礼跟拍,建议多买两块副厂电池——就像越野车改装油箱,穿越荒漠时多出的50公里续航,比豪华真皮座椅实用得多。


 忆起江南水乡
 忆起江南水乡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