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旅游拍照禁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让镜头冒犯当地文化
在西藏转经筒前摆瑜伽姿势?或是蹲在清真寺门口比剪刀手?这些行为可能让当地人皱眉,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信仰与习俗,比如东南亚部分寺庙禁止穿短裤入内,中东某些区域忌讳拍摄女性,建议提前查阅资料,观察周围是否有禁止拍摄标识,若不确定,不妨用微笑和手势询问当地人——他们往往比攻略更懂分寸。
别把危险场景当创意背景
为了一张"悬崖悬空照",真的值得赌上性命吗?挪威恶魔之舌、美国大峡谷等景点每年都有因拍照坠崖的悲剧,类似的情况还包括:站在铁轨等火车、触摸有毒海洋生物,相机镜头会扭曲距离感,潮湿的岩石比想象中更滑,安全快门速度再快,也快不过意外发生的瞬间。
别让闪光灯毁掉珍贵文物
博物馆里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就像往《蒙娜丽莎》上泼柠檬汁——紫外线会加速颜料老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埃及法老金面具等文物,都因长期曝光褪色,有些损坏需要百年形成,但修复可能要更久,其实调高ISO配合大光圈镜头,不用闪光也能拍清暗处细节,这才是真正的技术体现。
别用镜头绑架他人隐私
巴黎街头抓拍情侣拥吻很浪漫?前提是获得对方明确同意,在东南亚水上市场拍劳作妇女、印度贫民窟拍儿童等行为,本质上和偷拍没区别,法律上这叫肖像权,道德上这是将他人苦难当成你的摄影素材,如果真想记录人文,可以尝试先交流,用一瓶矿泉水或真诚的微笑打开沟通更妥当。
别让三脚架变成绊脚石
威尼斯叹息桥前展开三脚架的摄影师,就像早高峰堵在十字路口的卡车,热门景点空间有限,你的设备可能挡住消防通道、影响其他游客体验,日本京都某些庭院会直接禁止三脚架,欧洲广场常有巡逻警察开罚单,这时候独脚架或手持稳定器是更聪明的选择,毕竟没人喜欢照片里出现路人嫌弃的表情。


 Love爱之韵
 Love爱之韵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