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摄影构图技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利用三分法突出人物主体
三分法是最基础的构图法则,但很多人用不好,拍摄时,将画面横竖各分成三等份,形成九宫格,把人物的眼睛或面部放在交叉点上,能自然引导视线,比如拍摄半身人像时,让模特的右眼落在右上交叉点,左侧留出适当空间,画面会更透气,但要注意,当人物视线朝向某一侧时,留白空间需大于背部空间,否则会产生"撞墙"的压抑感。
用前景增加画面层次感
为什么有些照片看起来平淡?往往缺少前景的过渡,在公园拍摄时,可以借用几片虚化的树叶作为前景框架;室内则可以利用门框、窗帘制造纵深感,曾有个学员把花瓶摆在镜头前,透过花瓣缝隙拍摄人物,朦胧的前景让普通肖像立刻有了艺术感,不过前景不宜过多,否则会干扰主体,就像炒菜放太多调料反而盖住食材本味。
控制肢体线条避免画面割裂
新手常犯的错误是让模特的手臂或腿部直接指向画面边缘,当人物摆出三角形坐姿时,如果膝盖正对画框直角,会像刀切般分割画面,正确做法是让肢体形成斜线——比如侧坐时小腿与画框呈45度角,这样既能展现身材曲线,又不会破坏画面完整性,观察舞蹈演员的定格动作,他们的肢体走向永远在创造流动的线条。
留白要符合情绪表达
留白不是简单留出空白,而是给情绪呼吸的空间,拍摄忧郁主题时,在人物凝视方向留出大面积空白,能强化孤独感;而欢快的街头抓拍,紧凑的构图反而能传递活力,有次拍摄老人看报的场景,故意在报纸上方留出大片空白,配合他微仰的头部,那种"思考人生"的氛围比怼脸特写更有味道,留白面积与情绪浓度成反比。
用光影切割重构画面比例
强烈侧光能在人物面部形成明暗交界线,这种天然的分割可以重组构图比例,当模特站在树影斑驳的墙面前,光斑会把身体分割成几何块面,此时若把暗部区域与服装深色部分重叠,就能形成有趣的视觉重量分配,尝试让光照亮三分之二脸部,剩余部分隐在阴影中,这种不均衡反而比平光拍摄更有戏剧张力,就像话剧舞台的追光效果。


 Shine闪星
 Shine闪星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