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摄影要学多久才能拍出清晰照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人按下快门才发现照片模糊得像隔了层毛玻璃,其实对焦就像用筷子夹花生,新手总需要反复尝试,单反相机可以先用中央单点对焦,半按快门时听到"滴"声就说明锁定焦点,手机摄影则要点击屏幕选定主体,注意观察对焦框变黄再拍摄,傍晚拍宠物时,如果直接对着暗色毛发对焦容易失败,这时应该对准宠物眼睛或者有反光的鼻头。
曝光三要素需要练习多长时间掌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个学员把ISO理解成手机音量键,以为调高就能让照片更"响亮",其实光圈、快门、ISO就像自行车的三个档位,刚开始总会手忙脚乱,建议先在晴天固定ISO200,专门练习光圈优先模式,拍喷泉时把快门调到1/500秒能凝固水珠,而1/30秒会拉出丝绸效果,记住阴天不要盲目提高ISO,窗户边的静物用ISO800配合三脚架反而更干净。
构图技巧需要积累多少张废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见过有人把九宫格线当成作文格子,非要把主体塞在交叉点上,其实构图更像是炒菜时的火候把控,前期不妨多"浪费"些快门,拍广场雕塑时,试着横拍三张:一张充满画面,一张留白70%,一张用树枝做前景框,回家对比就会发现,第二张往往最有呼吸感,别急着删除歪斜的构图,有些15度倾斜的街拍反而比横平竖直的更生动。
后期处理要学几个软件才算入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人电脑里装了七个修图软件,结果每张照片都要"过七关",这就像用不同品牌的酱油反复腌制同块肉,手机端先用Snapseed搞懂"局部调整"功能,电脑端掌握Lightroom的渐变滤镜就够了,处理逆光人像时,别同时拉高阴影和黑色阶,这样会让照片像泡发的方便面,记住raw格式就像生鲜食材,虽然处理麻烦但保留着更多可能性。
审美培养究竟需要看多少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收藏1000张大师作品不如分析10张,试着把喜欢的照片打印出来,用红笔画三个圈:最吸引你的区域、最意外的元素、最想偷师的技巧,周末去美术馆会发现,古典油画的光影和静物摄影完全相通,当你能看出超市货架排列和风景构图的关系时,说明观察力已经上道了,记住好照片就像外婆熬的汤,看着普通但藏着时间的味道。


 Lucky幸运儿
 Lucky幸运儿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