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拍照吗还是视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摄影的本质是静态与动态的融合
很多人第一次拿起相机时,都会困惑:按下快门是拍照,那拍视频算不算摄影?摄影的英文"photography"源于希腊语"光"与"绘画",最初仅指静态图像,但技术发展让相机具备了记录连续画面的能力,比如用索尼A7系列拍摄4K视频时,本质仍是利用感光元件捕捉光线,静态照片像诗歌,精炼瞬间;视频则像小说,讲述过程,两者都依赖构图、用光等摄影基本功,只是呈现方式不同。
拍照更考验瞬间的掌控力
街头摄影师常说要"预判决定性瞬间",比如用徕卡M10抓拍行人时,必须在0.5秒内完成对焦和构图,这与视频拍摄截然不同——纪录片导演可以用10分钟跟拍同一个对象,2015年马格南摄影师在伊拉克战场拍摄的获奖作品《弹痕》,正是抓住了子弹击中墙壁溅起碎片的1/8000秒,这种"瞬间艺术"要求摄影师像猎人般专注,而视频创作者更像农夫,需要耐心培育时间线。
视频拍摄需要时空的编织能力
用佳能EOS R5拍摄婚礼视频时,摄影师得同时考虑镜头衔接、声音采集和场面调度,这就像厨师不仅要选好食材(单帧画质),还得掌握火候(剪辑节奏),电影《1917》全程"一镜到底"的视觉效果,实际由9个10分钟长镜头拼接而成,每个镜头都需要精确计算演员走位与摄影机运动,这种"时空编织"能力,是静态摄影中较少涉及的维度。
器材选择暴露创作意图
专业摄影棚里常能看到这样的矛盾:拍商业静物的摄影师抱怨"为什么我的PhaseOne不能拍8K视频",而视频团队却在苦恼"电影机怎么连拍20张/秒",其实哈苏H6D这类中画幅相机牺牲连拍速度换取画质,正说明静态摄影追求极致像素;Blackmagic URSA则通过压缩RAW格式来保证视频流畅度,就像钢笔和毛笔各有妙用,关键要看你想书写怎样的影像故事。
现代创作者正在模糊边界
Instagram摄影师开始用BMPCC拍摄动态背景,而油管博主反而热衷用A7IV的120帧升格拍照片,这种跨界趋势像极了当代融合菜——用分子料理技术做传统小吃,日本摄影师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长时间曝光让海浪变成雾状,这何尝不是用拍照手法达成视频的时间感?或许未来的摄影器材,终将消除这个人为划分的界限。


 Sky天空蓝
 Sky天空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