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光圈如何控制画面虚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的主体清晰背景朦胧,你的照片却像贴了张剪纸?问题往往出在光圈理解上,以拍摄公园长椅为例,当光圈开到f/1.8时,对焦在第三根木条上,前后五厘米外的细节就开始模糊——这种"选择性清晰"正是人眼观察世界的原始方式,但要注意,大光圈在阴天容易导致快门速度不足,此时可以调高ISO到800,像给眼睛临时戴上夜视仪。
快门速度定格动态瞬间的秘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拍摄跳广场舞的大妈时,1/500秒能凝固扬起的纱巾,但用1/30秒拍摄旋转的裙摆,反而能获得丝绸般的流动感,这就像炒菜时的火候控制:爆炒需要猛火快翻,炖汤则要文火慢煨,有个容易忽略的细节:使用低于1/60秒的快门时,最好找个电线杆当支架,毕竟我们都不是钢铁侠,手臂的微小颤动都会让照片变成抽象画。
构图三分法打破呆板视角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把主体放在正中间?试试把早餐拍的煎蛋挪到右下交叉点,留出左上的咖啡热气作为视觉引导线,上周社团外拍时,小李的银杏叶照片原本平淡无奇,后来让落叶占据左下格,右上角露出半扇古窗,画面突然有了故事性,三分网格线不是牢笼,当拍摄对称建筑时,该居中就要理直气壮地居中,规则本来就是用来打破的。
白平衡还原真实色彩温度
傍晚拍的食物总发蓝?自动白平衡在混合光源下常会判断失误,下次在火锅店拍摄时,手动设置到2800K,就能还原出红汤该有的暖调,有个生活小实验:同时打开冰箱灯和客厅顶灯,观察白纸的颜色变化——相机CMOS就像这张纸,需要你告诉它什么是"白色",阴天拍摄容易偏灰,适当增加2档饱和度,相当于给画面淋上柠檬汁。
手机也能玩转专业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别以为只有单反能控制参数,现在手机专业模式甚至可以拍星轨,上周用华为P60拍摄车流,手动设置ISO100+4秒长曝光,流动的光轨比肉眼所见更震撼,不过要注意,手机传感器小,夜间拍摄时超过5秒就容易出现噪点,就像熬夜后脸上的痘痘一样明显,建议搭配八爪鱼三脚架,比徒手拍摄稳定十倍。


 Charm魅力者
 Charm魅力者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