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实用技巧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掌握光线是拍摄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别人拍出来层次分明,你的照片却灰蒙蒙的?问题往往出在光线上,正午阳光直射时,阴影生硬,适合拍摄建筑结构,但人像会显得五官突兀,试试“黄金时段”——日出后或日落前一小时,光线柔和且带有暖调,逆光拍摄时发丝会镶上金边,遇到阴天也别急着收相机,漫射光反而能让色彩更饱和,拍静物时连反光板都省了。
构图法则要活用而非死守
三分法则是老生常谈,但把主体死死钉在交叉点上就够了吗?拍摄奔跑的宠物时,故意在前方留出更大空间,画面会产生动态的呼吸感,遇到对称场景时,大胆把主体放在正中,教堂的穹顶或延伸的公路,严谨的对称反而能强化视觉冲击,规则是用来打破的——当斜线构图能让树枝更有张力时,何必非要横平竖直?
快门速度藏着时间魔法
飞鸟的翅膀怎么拍成残影?瀑布如何雾化成丝绸?秘密都在快门速度,1/1000秒能凝固蜂鸟振翅,1/30秒能让车灯拉出光轨,手持拍摄时有个防抖诀窍:快门分母不要小于焦距数值,比如用200mm镜头时,速度最好快于1/200秒,但别被数据束缚,拍摄雨滴时,试试故意调慢快门,让雨丝连成晶莹的珠帘。
后期处理是二次创作
直出党常嘲讽修图不真实,但谁说摄影必须复刻现实?适当提升阴影能让逆光人像的眼神光重获生机,微调白平衡能还原雪地的冷冽感,就像做菜放盐,后期要把握分寸——把饱和度拉到满格,照片就像打翻颜料罐般刺目,建议建立自己的预设库,清晨的湖畔适合青蓝色调,秋日森林不妨加点琥珀色温。
观察角度决定照片灵魂
为什么游客照总显得平庸?因为多数人站着举起相机就按快门,趴下来用蚂蚁视角拍野花,花朵会像参天大树般巍峨;爬上天台俯拍广场,人群会变成流动的彩色马赛克,下次遇到拍摄瓶颈时,不妨围着主体转三圈,你会发现橱窗的倒影、水洼的镜像,都是现成的创意画框。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