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考可以考什么学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内顶尖艺术院校开设摄影专业
想用镜头讲故事的人,总绕不开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这两座山头,北电的图片摄影专业偏爱"电影感"创作,考生交作品集时得琢磨:你的静态画面能否像分镜脚本一样有叙事张力?去年有位考生拍了组《菜市场黄昏》,用低角度仰拍鱼摊溅起的水花,配合暖调色温,硬是把市井场景拍出了史诗感,中传则更看重影像传播属性,他们的考题常出现"用5张照片报道校园事件"这类命题,考验快速抓取关键瞬间的能力——这和街头摄影师"预判下一秒"的功夫异曲同工。
综合类大学里的影像艺术方向
别以为只有美院才能学摄影,像南京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这类综合院校藏着宝藏专业,南艺的摄影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去年考题要求"用手机拍摄一组关于‘边界’的创意作品",有考生拍地铁玻璃窗上的雨水折射,让城市景观扭曲变形,这种低成本创作恰恰符合当下移动摄影的趋势,综合院校的优势在于跨学科资源,学摄影的同时能接触新媒体、装置艺术等课程,就像炒菜时突然发现冰箱里还有咖喱块——意料之外的混搭可能催生新风格。
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摄影分支
如果未来想当艺术类考官,不妨关注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这些学校的摄影考试往往带着"教学思维",比如去年华师大的现场实拍题是"用三张照片解释透视原理",有考生在操场用广角镜头拍跑道,近处的篮球大如西瓜,远处的人物小如蚂蚁,这种直观呈现比教科书示意图更鲜活,师范类院校的暗房课程保留着传统工艺教学,就像现在还有人坚持用钢笔写信,这种"过时"的技术反而能培养对影像本质的理解。
新兴民办艺术院校的实践特色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这类中外合办院校值得关注,他们的商业摄影方向直接对标行业需求,去年入学考试要求"为虚拟饮料品牌创作广告大片",有考生用蓝色玻璃纸制造液体质感,配合干冰烟雾拍出"冰爽特效",这类院校的设备通常很"壕",但千万别被器材迷惑——见过学生借了哈苏中画幅却只会用自动档,就像给了米其林厨师微波炉便当,他们的课程设置往往包含大量工作室实战,三个月密集拍摄的强度,堪比摄影助理跟组三个剧组的经验积累。
选择学校时要像构图一样做减法:先确定自己到底是爱纪实摄影的"街头狙击手",还是想做商业摄影的"光影魔术师",美院的培养方案像慢火老汤,综合类院校像自助火锅,而民办院校更像快餐后厨——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合不合你的创作胃口,记得查看各校最新招生简章,有些院校突然取消校考改看统考成绩,就像晴天出门突然下雨,得随时备好应变方案。


 Sky天空蓝
 Sky天空蓝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