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工作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机是摄影师的眼睛
很多人以为按下快门就能出好照片,但相机更像画家的笔——工具再好也得看谁在用,新手常犯的错误是迷信设备,实际上全画幅相机在暗光环境确实优势明显,但清晨逆光拍摄时,老款残幅机配合50mm定焦反而能拍出更柔和的焦外,记得有次在古镇拍晨雾,同行用旗舰机硬拉阴影导致噪点爆炸,我改用入门机欠曝一档后期提亮,木质窗棂的纹理反而更有层次。
构图要懂得做减法
为什么专业摄影师总说"少即是多"?这就像煮汤时撒盐,放多了整锅报废,去年给电商拍首饰,客户坚持要在画面里堆满玫瑰花瓣,成片活像十元店促销图,后来改用纯黑绒布打底,只留一束侧光,18K金项链的菱格切面立刻有了呼吸感,当你想突出主体时,至少移除三样多余元素,这和女生戴首饰不超过三件的道理异曲同工。
光线比滤镜更重要
现在手机修图软件能一键模拟胶片色调,但为什么专业棚拍仍要折腾柔光箱?这就好比用味精调汤和真正老火靓汤的区别,有次拍化妆品,甲方要求"ins风暖调",新手助理拼命加橘色滤镜,结果口红色号全失真,后来改用5600K常亮灯配硫酸纸,在模特右前方45度打光,唇釉的细闪颗粒自然呈现,后期根本不用调色。
等待比快门速度更重要
野生动物摄影师常说"等一只鸟比追十只鸟强",这个哲理在人像摄影同样适用,给儿童拍照时,父母总催促孩子"快笑一个",结果得到全是假笑,有次在幼儿园抓拍,我蹲着等了二十分钟,当小女孩发现蒲公英突然眼睛发亮那刻,连拍五张全是佳作,这种决定性瞬间,比调高ISO硬拍模糊画面有价值得多。
客户需求是隐藏的考卷
遇到过坚持要"高清但朦胧感"的客户吗?这看似矛盾的要求其实考验专业度,就像做溏心蛋,既要蛋白凝固又要蛋黄流动,某次拍服装画册,老板既要看清面料纹理又要"仙气",我在镜头前30cm加了凡士林涂抹的UV镜,后期再局部锐化针织细节,永远别和客户争论审美,要用技术实现不可能的需求,这才是职业选手的能耐。


 幽径独赏芬芳
 幽径独赏芬芳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